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国家动员及其效果:以反腐败为例

发布时间:2018-04-22 05:11

  本文选题:公共部门腐败行为 + 动员机制 ; 参考:《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摘要】:借鉴公共和私人官僚制理论分析思路,从现有文献中,可以归纳出动员式治理的三个动员机制:强化激励、行政控制和资源动员。以十八大以来的腐败治理为例,对Q市258个机构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反腐动员使得显性和隐性两类腐败行为发生频率都明显下降,且显性腐败行为治理效果更佳。两类腐败行为发生频率都受到十八大前发生频率的影响,体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效应。三个动员机制均在反腐风暴中得到运用,但其效果有所不同。组织系统内部临时性资源动员未对腐败行为产生影响。问责力度和具有法治意义的行政控制都起到了抑制腐败行为的作用。反腐败这一自我革命型政治动员,其动员机制的特殊性值得强调。维持腐败惩处力度并进一步推动法治进程是腐败治理的有效方式。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public and private bureaucracy, three mobilization mechanisms of mobilizing governance can be concluded from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strengthening incentive, administrative control and resource mobilization. Taking corruption governance sinc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as an example, the result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258 institutions in Q City show that anti-corruption mobilization makes the frequency of both explicit and implicit corruption obviously lower, and the governance effect of dominant corruption is better. The frequency of both kinds of corruption is influenced by the frequency before the 18th CPC Congress, which reflects the obvious path dependence effect. The three mobilization mechanisms have been used in the anti-corruption storm, but their effects are different. Temporary resource mobilization within the organizational system did not have an impact on corruption. Accountability and administrative control with the meaning of rule of law have played a role in curbing corruption. Anti-corruption, a self-revolutionary political mobilization, the particularity of its mobilization mechanism should be emphasized. Maintaining corruption punishment and further promoting the process of rule of law are effective ways to govern corruption.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1CGL094)
【分类号】:D035.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冯志峰;;中国政治发展:从运动中的民主到民主中的运动——一项对110次中国运动式治理的研究报告[J];甘肃理论学刊;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太胜;;从群众政治运动到公民政治参与——党执政以来领导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路径转换[J];甘肃理论学刊;2011年06期

2 刘春春;刘浩林;;群众路线是强化政治信任的重要途径——群众路线的政治学解读[J];传承;2013年13期

3 冯志峰;;政治民主化研究文献述评——基于中国运动式治理与政治民主化进程互动关系的观察[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0年04期

4 冯志峰;;中国政治民主化路径研究述评——基于运动式治理与政治民主化进程互动关系的观察[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5期

5 吕承文;;我国运动治理的内涵、特征及发展方向[J];管理学刊;2012年05期

6 郭明;;乡镇政府与治理研究新进展:制度异化与政府制度化——评《乡镇治理与政府制度化》[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7 阎波;吴建南;;问责、组织政治知觉与印象管理:目标责任考核情境下的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13年11期

8 汪习根;;论法治中国的科学含义[J];中国法学;2014年02期

9 李有学;;运动式治理问题研究述评[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03期

10 樊佩佩;;绩效约束、制度弹性与有效治理的结构转型——以基础性权力为视角[J];学海;2015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尚立;;在有效性中累积合法性:中国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王惠岩;从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J];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和理论教学;1998年08期

3 冯志峰;;中国运动式治理的成因及改革[J];唯实;2007年10期

4 马骏;刘亚平;;中国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研究:“逆向软预算约束”理论的视角[J];学术研究;2005年11期

5 唐贤兴;;政策工具的选择与政府的社会动员能力——对“运动式治理”的一个解释[J];学习与探索;2009年03期

6 冯志峰;;中国运动式治理的定义及其特征[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2期

7 赵树凯;乡镇政府的应酬生活——10省(区)20个乡镇的调查[J];中国改革;2005年07期

8 严国方,肖唐镖;运动式的乡村建设:理解与反思——以“部门包村”工作为案例[J];中国农村观察;2004年05期

9 孙立平,王汉生,王思斌,林彬,杨善华;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02期

10 周雪光;“逆向软预算约束”:一个政府行为的组织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金沪;应用卫生行政控制决定书的体会[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0年06期

2 邵瑜;对一篇文章中关于行政控制措施的辨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1年05期

3 辛运锋,丁拥强,陈健;浅谈卫生行政控制决定书与保存证据通知书的具体应用[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2年02期

4 朱辉;李峰;王建武;周立新;刘慧敏;张宝珍;;1起卫生行政控制物品非法转移案的报告[J];预防医学论坛;2004年06期

5 干超南;;卫生行政控制决定书和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决定书在卫生监督实践中的应用[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01期

6 邱鸿峰;杨松;;网络传播、公共领域与行政控制[J];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06期

7 田钢;;外贸立法刍议[J];政治与法律;1986年04期

8 雷屏,陈勇,田力,江龙,匡谊;对一起行政控制啤酒案的处理与思考[J];中国公共卫生;1999年06期

9 陈亚;;各地招退工过程中的行政控制立法比较[J];中国劳动;2006年02期

10 东方;韩国对传播虚夸广告者判刑[J];经济世界;199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马仲良;谢启辉;;从“行政控制”转向“社会治理”[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顾一军 吴斌言 陆静;工商执法裁量权及其行政控制[N];江苏经济报;2013年

2 周为民;怎么看收入差距[N];中山日报;2006年

3 东莞商行 杨鹏;行政控制信贷拓宽货币政策空间[N];上海证券报;2008年

4 周为民;收入差距:怎么看,怎么办[N];贵阳日报;2006年

5 周为民;收入差距:怎么看,怎么办?[N];学习时报;2005年

6 高盛中国经济学家 梁红;中国经济宏观调控处在十字路口[N];中国证券报;2004年

7 ;“一视同仁”的地位要落在实处[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本文编号:17857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7857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a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