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视阈下公共精神的阙如与提升
本文选题:生态性 + 公共精神 ; 参考:《长白学刊》2017年02期
【摘要】:公共精神的"公共性"本质在于其关注公共利益,追求公共价值。生态问题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公共性问题,生态关怀是公共精神的应有之义。然而,观照现代人类文明历程,人类以群己之私架空公共利益,造成生态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割裂与分离、全球环境危机和"公地悲剧"一再重演。究其原因在于社会公共价值的生态缺位和生态性公共精神的阙如。培育生态性公共精神需要有正确的价值导向,要从理念教育、组织建设和制度垒砌三个方面予以关照。
[Abstract]:The essence of public spirit lies in its concern for public interest and its pursuit of public value. Ecological problem is the biggest public problem in the world. Ecological concern is the proper meaning of public spirit. However, in view of the course of modern human civilization, human beings have set up public interests with their own private interests, resulting in the separation and separation of ecological interests and public interests, and repeated repeated global environmental crisis and "tragedy of the common land". The reason lies in the ecological absence of social public value and the lack of ecological public spirit. The cultivation of ecological public spirit requires correct value orientation, which should be taken care of from three aspects: idea education,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system building.
【作者单位】: 江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治理视域下公共精神建设研究”(15BKS088)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X2;D6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孙立平;;公共精神与中国中产阶层的崛起[J];绿叶;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潘忠宇;;培育公共精神 促进社会和谐[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2 钱海梅;;论和谐社会的公共精神[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3 ;二等奖论文摘要[A];第四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 何翠云;官员更需具备公民意识与公共精神[N];中华工商时报;2012年
2 本报评论员 祝乃娟;国人缺乏公共精神[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3 雷振岳;管“闲事”提升公共精神[N];中国社会报;2013年
4 潘强恩;论公共精神[N];光明日报;2003年
5 林春逸 刘鑫淼 马宁;培育公共精神 构建和谐社会[N];广西日报;2005年
6 龙兴海;大力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N];光明日报;2007年
7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副教授 赵爱玲;大力培育公共精神的两个突破口[N];北京日报;2008年
8 张洋;理性引导公民公共精神[N];人民日报;2012年
9 张洋;理性引导公民公共精神[N];深圳特区报;2012年
10 郭长军;大力弘扬公共精神[N];吉林日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刁红霞;新形势下乡村公共精神的培育[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王小民;公共精神的贫困与对策[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3 周娟;我国城市社区合作治理背景下的公民公共精神培育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4 刘振远;以时事之议复兴公共精神[D];苏州大学;2016年
5 莫明帅;公民公共精神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6 吕道云;论新时期我国公共精神的培育[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郭李君;现代化视域下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志平;政府善治模式下公共精神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9 韦昌海;论我国现代公共精神的构建[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李曼;我国公民公共精神的培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036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803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