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成本视域下当代中国信访改革的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18-10-15 18:05
【摘要】:社会转型时期,社会阶层的分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利益格局的调整,造成了利益的冲突、失衡,使得部分群众的利益受损或相对受损,而群众私力救济的效果较差,司法诉讼、行政诉讼等公力救济又不易获得,一些群众纷纷转向信访渠道进行利益诉求。随着我国信访数量的不断攀升,信访的成本一直高位运行,其私人成本、社会成本和政治成本致使公私双方不堪其负。为了化解信访成本的重复浪费和居高不下,必须选择理性的诉求方式以减少不必要的社会成本,缩短信访空间距离以降低公民的信访成本,深化机构改革以防止信访成本的增加,坚决推进信访责任追究制以遏制信访成本的放大,提高司法公信力以降低公民维权的成本,加强常态机制建设以减少不惜成本的临时动议。
[Abstract]:During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social stratum,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main body of interest and the adjustment of the pattern of interest have resulted in the conflict and imbalance of interests, which make the interests of some people damaged or relatively damaged, but the effect of the private relief of the masses is poor. Judicial litigation,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and other public remedies are not easy to obtain, some people have turned to petition channels for interests.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letters and visits in China, the cost of petition has been running at a high level. The private cost, social cost and political cost make both public and private parties bear their burden. In order to resolve the repeated waste and high cost of petition, we must choose rational way to reduce the unnecessary social cost and shorten the space between petition and petition to reduce the cost of petition. Deepening institutional reform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increase in the cost of letters and visits, resolutely pushing forward the system of accountability for letters and visits to curb the amplification of the costs of letters and visits, and improving judicial credibility to reduce the cost of citizens' safeguarding their rights. Temporary motion to strengthen the normal mechanism to reduce the cost.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6BZZ005)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项目(2015-GH-540)
【分类号】:D63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晓莉;;信访维稳的现实困境与出路——基于基层调研的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赵凌;;信访改革引发争议[N];南方周末;200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刘振勇;陆霞;;成本分析视域下网上信访优势的合意发展[J];领导科学;2017年14期

2 闫锋;;成本视域下当代中国信访改革的路径选择[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3 刘振勇;陆霞;;成本分析语境下当代中国信访改革路径的探索[J];前沿;2017年01期

4 刘振勇;陆霞;钟小艾;;法治视阈节庆信访博弈规制的向度探讨[J];前沿;2016年04期

5 陈文青;;基层政府信访工作思路转型研究[J];学理论;2015年13期

6 谷月;;基层政府信访工作思路转型分析[J];商业故事;2015年10期

7 彭涛;王宇鹏;;论基层信访考核指标体系的设定[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8 闫锋;;当前我国信访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治理对策[J];中州学刊;2014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克森;试论信访协调的特性[J];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07期

2 林钟宁;中国“入世”后涉外信访的几点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00年10期

3 赵焱森;信访举报量的变化与思考[J];中国监察;2000年04期

4 刘占凯,赵同胤;做好高校信访预测预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办公室业务;2000年04期

5 龚武生;按照“三个代表”要求 构建“大信访”格局[J];学习导报;2001年04期

6 陈倩;信访督查及其方法[J];办公室业务;2001年06期

7 赵若鸿;高标准做好信访举报工作[J];中国监察;2002年02期

8 范伟,王雪梅;浅谈纪检监察信访监督[J];中国监察;2002年20期

9 邓水松;把信访工作的重点放到为信访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来[J];办公室业务;2002年04期

10 陈爱民;信访老户的特点、成因及对策[J];办公室业务;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钟泉伟;;抓好信访稳定工作 促进和谐垦区建设[A];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伟;;涉诉信访的现状、困境与解决途径[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3 ;揭发类信访的特点与发展趋势[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4 钟泉伟;;抓好信访稳定工作 促进和谐垦区建设[A];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下册[C];2009年

5 胡子祥;邹志辉;周净;;信访体制改革路径探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束锦;;民意诉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基于“信访”视角的探讨[A];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二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阎耀军;宋协娜;张美莲;;信访问题预警的理论模型及指标体系[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李小兵;;完善机制固根基 畅通渠道解疑难——从奉新信访实践浅议如何完善群众诉求表达机制[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9 骆婉婷;;涉检涉诉信访的法治化思考[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其他[C];2013年

10 杨红;;当前农村信访问题的成因、特点及对策研究[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明浩;石家庄建信访绿色通道 信访邮件免费邮寄[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韩玉玲;“信访超市”当推广[N];中国人事报;2007年

3 特约记者 马献伦邋通讯员 王雪峰 肖雁;郧西城关镇组建“信访之家”[N];湖北日报;2007年

4 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 朱中国;认真贯彻《信访条例》 依法做好信访工作 努力构建和谐盘锦[N];盘锦日报;2007年

5 王明浩;石家庄建立“信访绿色通道”[N];人民日报;2007年

6 宋协娜;加强信访预警 促进社会和谐[N];人民日报;2007年

7 记者 刘娴邋实习生 董姣;我市建立“信访绿色通道”[N];石家庄日报;2007年

8 陈勤邋在林 邹建丰;灌南信访大篷车 三夏田头解民忧[N];新华日报;2007年

9 陈勤;灌南:信访群众持“卡”催办[N];新华日报;2007年

10 胡元肇;构建畅通有序的信访渠道[N];张掖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余卫东;信访政治:乡村社会中的农民诉求与表达[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炜;公民的权利表达及其机制建构[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3 杨雪;乡村信访过程中的国家基础权力重构[D];吉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毅;信访改革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陈辉辉;涉诉信访的制度困境与出路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张妍;涉诉群体性信访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冬春;法院涉诉信访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苏涛;涉诉信访的法律规制[D];山东大学;2012年

6 王翠花;我国涉诉信访的困境与化解对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7 钱培华;我国“一站式”信访服务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8 肖璐;基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9 吴英;论基层纪检监察信访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D];苏州大学;2012年

10 黄千朔;地方房屋拆迁中的信访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2733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22733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f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