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中国现代化转型下的国家治理模式变迁

发布时间:2018-10-20 12:55
【摘要】:现代国家的筑建历经民族国家、官僚国家以及民主国家三大阶段。由于“民族—官僚—民主”的不断推进,,国家的民主化程度日渐加深,国家的现代化历程也日益加速。同时,在现代国家的构筑中,国家治理作为国家现代化转型的技术性手段,在其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工具理性效应,于世界各国均是如此,于中国也犹是如此。国家治理通过合理、高效的手段充分配置国家资源,理性地实现国家良善的管治,中国的国家治理也是这般,据此影响中国国家的现代化转型,逐步践行并实现由民族国家、官僚国家向民主国家的渐进。 事实上,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发端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以船坚炮利叩开了中国的国门,而当时的现代化的缓慢进程使得中国开始了它现代化步伐的迈进。但是,由于此种迈进是后发被迫的,因而中国的现代化转型之路走得格外艰难,直至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可以说,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开始了它所独有的“中国特色”国家治理模式的变迁,这种变迁势必引领着新中国建国以来现代化的发展与进程。1949年—1978年这段时期属于全能型国家治理时期,中国通过全能型国家治理,奠定了中国的国体、政体与国家的稳定,它的计划经济体制、党国一体化机制以及意识形态性质等因素也强化了国家对于经济、社会的全方位掌控,经济随即沦陷为政治的附庸,社会随即淹没于政治的海洋。当然,此种治理模式确实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与现实因素,但其内涵的矛盾与问题也不可否认。随着既有矛盾的加剧,全能型国家治理让位于发展型国家治理,伴随1978年改革开放的“号角”而践行“以发展为己任”的治国历程,中国的现代化转型也随即迈入了新的阶段,“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进步”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不得不说,发展型国家治理的确给予了中国前所未有的昌盛,但也带来了新的尖锐矛盾与问题。过多地关注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将在相当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忽视社会公平的构建。并且,伴随政治文化以及公民社会等因素的觉醒,中国公民开始了他们政治的诉求,并在政治舞台上愈加唱响民主公平的“萨马拉斯颂歌”①。由此,中国国家治理开始迈入了它的和谐型国家治理阶段,中国的国家现代化也开始进入了它的民主国家的建构阶段,这可谓是国家治理的又一次重大的转变、国家现代化的又一次重大的转型。和谐型国家治理关注的不再仅是国家的快速发展,取而代之的是国家的良善发展、和谐发展,这种发展呼吁的是国家治理的新型变革,一种高歌唱响民主公平理念的和谐型国家治理方是应然之道。 实际上,国家治理也有着它自身的发展愿景,“小政府、大社会”的国家治理模式是其理想的倡议。但是,国家治理也当有其自身独有的特性,在中国这种特性便是国家治理的“中国特色”。建国以来,中国国家治理历经“全能型—发展型—和谐型”的演化变迁无疑是“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的历时发展与现实需求。“中国特色”国家治理在既有的国家治理的基本特征基础之上,更加强调国家治理的“中国特色”,而中国也需正确认知与精准定位此种“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模式。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当前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宏观上把握并从微观上了解中国的国家治理模式“应当从何处来,又该往何处去”。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外交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晶;;论政治文化转型的条件[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6期

2 李新廷;;欧洲国家现代化转型背后的挫折与磨难——基于英、法、德三国的考察[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3 任勇;;中国社会认同的现代化转型:政治与文化的向度[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卢植;试论我国法律现代化转型时期的法律精神[J];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Z1期

5 卢松;;破解制度障碍,推动传统农村的现代化转型——访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耿明斋[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12年06期

6 袁峰;;“救火式”治理思维的现代化转型[J];人民论坛;2014年05期

7 萧功秦;中国现代化转型中的地方庇荫网政治[J];社会科学;2004年12期

8 李德文;屈威;;中国现代化转型时期的政治稳定的影响因素[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21期

9 雷艳;廖颖聪;;从乌克兰危机看现代化转型之困[J];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19期

10 周玉玲;;农业现代化转型与“文化转换”[J];学习月刊;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厚芝;;武术国际化——传统武术的价值与现代化转型[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2 赵林;;西方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反思与启示(提纲)[A];中西视野下的实践哲学与文化哲学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04年

3 范明献;;新时期中国传媒现代化转型的现代性评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哈尔滨师范大学 李庆霞;现代化转型的内在文化机制分析[N];黑龙江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张志宁 本报通讯员 杨天光 刘敏;着力引领企业向现代化转型[N];德州日报;2013年

3 倪乐雄;“中庸”、“无为”与现代化转型[N];解放日报;2007年

4 庄俊康;甘肃省畜牧业正向现代化转型[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2年

5 景明;巩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态势 努力实现城市现代化转型[N];无锡日报;2010年

6 记者 吴苡婷;促进传统教学向现代化转型[N];上海科技报;2010年

7 记者 孔祥福 特约记者 涂玉国 通讯员 卢文忠;襄樊农业向现代化转型[N];湖北日报;2009年

8 吕绍刚;别让年味儿的“魂”溜走[N];人民日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黄蔚;我省实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零突破[N];贵州日报;2011年

10 特约记者 万金光 丁元拾;黄石传统产业向现代化转型[N];长江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徐晶雪;一种历史的视角:英国慈善事业的现代化转型[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2 谢鹏;中国现代化转型下的国家治理模式变迁[D];外交学院;2015年

3 杜江;社会变迁与民间信仰的现代化转型[D];华侨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832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22832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c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