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网络舆情视角下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22 16:05
【摘要】: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地方政府重塑和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意义重大。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公众民主意识的日益高涨,网络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表达思想、情感、观念等的重要平台,在网络中形成的舆情信息对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而言,既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本文以网络舆情为视角,以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为研究对象。科学地界定了地方政府公信力和网络舆情的概念,阐释了网络舆情下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方面的成效和问题。其次,本文在指标选取方面严格遵循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实施性原则、有效性原则等,从公信力的构成具体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各级指标进行权重确定,针对指标设定问题进行问卷调查,计算整理分析数据,最终得出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具体指数,针对调查结果显示的较弱指标,提出对策:其一,更新理念: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的理念塑造。其二,完善机制: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的机制保障。其三,强化信息: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的技术支撑。其四,规范行为: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的行为供给。其五,重塑人格: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的人格保证。即提高公务员素质、网络反腐和建立政府失信惩罚机制。
[Abstract]:The credi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is the premise of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government, and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local government to rebuild and enhance the credibility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With the rapid popularization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rising democratic consciousness of the public, the Interne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people to express their thoughts, feelings and ideas in modern society. The public opinion information formed in the network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redibility of local governments. It is both a challenge and an opportunity. This article takes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as the angle of view, takes the local government credibility construct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scientifically defines the concepts of local government credibility and network public opinion, and explains the effects and problems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credibility construction under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Secondly, this article strictly follows the scientific principle, the systematic principle, the implementability principle, the validity principle and so on in the index selection aspect. Us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expert interview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of indicators at all levels, to set the indicators for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calculation and collation of the analysis of data, the final local government credibility of the specific index, Aiming at the weak index of the survey result,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first, renew the idea: the idea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credibility construction. Second, perfect the mechanism: the mechanism guarantee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credibility construction. Third, strengthen information: the technical support of local government credibility construction. Fourth, the normative behavior: the behavior supply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credibility construction. Fifth, remoulding personality: the personality guarantee of local government credibility construction. That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ivil servants, network anti-corrup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government credit penalty mechanism.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6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如俊,王天琪;网络舆情: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J];思想·理论·教育;2005年11期

2 刘毅;;略论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表达与传播[J];理论界;2007年01期

3 胡圣方;杨文德;;网络舆情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胡江春;;网络舆情(2007年11月16日—12月15日)[J];中国改革;2008年01期

5 刘军;;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的应急处理[J];理论学习;2009年01期

6 周志强;;网络舆情与“口香糖思想”[J];人民论坛;2009年04期

7 陈婴虹;;论网络舆情对司法的影响[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02期

8 李俊逢;;网络舆情的临战引导——基于哈尔滨警察与大学生互殴事件的分析[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顾翔;;从网络舆情看网络对政治和文化影响的差异[J];才智;2009年16期

10 李静;;论政府善治视阈下网络舆情研究[J];理论界;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铭;陈俊鑫;;我国网络舆情及管理策略研究[A];2011年全国通信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潘崇霞;;网络舆情演化的阶段分析[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潘庆芳;周萍;;涉路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应对建议[A];中国公路学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分会2011年度年会暨第十八次全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大鹏;;加强新形势下检察机关网络舆情体系建设[A];第27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5 曹俊喜;刘云;徐希源;;电力行业网络舆情监测分析技术研究与系统设计[A];2012年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冉治平;;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几点思考[A];浙江烟草(2012年第3期总第122期)[C];2012年

7 疏学明;郑魁;张辉;袁宏永;;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信息管理方式探讨[A];中国突发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优秀成果选编[C];2009年

8 耿骞;刘颖;;网络舆情的形成、传播及监测方法[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9 韩伟;张洪涛;;网络舆情与青少年媒介认知能力构建[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10 曾华艺;;网络舆情危机事件指标体系探讨[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自贤 通讯员 吴涛;网络舆情助推汉江中院司法为民[N];湖北日报;2010年

2 通讯员 王宏杰;注重网络舆情监督 网上网下良性互动[N];检察日报;2010年

3 四川省地税局直属分局 韦一新 胡晓驰;正确应对征纳纠纷引发的网络舆情危机[N];中国税务报;2010年

4 唐莉 记者 郭树仁;梅河口检察院加强涉检网络舆情研判与应对工作[N];北方法制报;2010年

5 记者 卢志坚 通讯员 胡连芳;江苏大丰:征聘百名“网络舆情监督员”[N];检察日报;2009年

6 见习记者 施燕燕;应对网络舆情与三项重点工作息息相关[N];检察日报;2010年

7 记者 吴汉松;提升引导网络舆情能力[N];石狮日报;2010年

8 四川省内江市工商局 吴明显 杨晓彬;建议加强网络舆情收集分析及引导工作(下)[N];中国工商报;2010年

9 吴明显;内江积极加强网络舆情监测[N];中国工商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白真智;探秘网络舆情市场[N];人民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玉强;网络舆情危机的政府适度反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何健;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特征与管理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石新宇;当代大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对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4 曹学艳;突发事件动态网络舆情挖掘与应对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刘泉;基于个体社会属性的网络舆情演化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6 方付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伟;基于复杂社会网络的网络舆情演化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8 陈t熀,

本文编号:22876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22876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8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