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性动态治理模式:内涵、方法与逻辑框架
[Abstract]:Up to now, the overall governance is still in the static state of governance, using the longitudinal thinking research method,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and governance ability still have a lot of room to expand,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a new governance model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vironment. On the basis of holistic governance,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holistic dynamic governance model. The connotation of holistic dynamic governance is to realize dynamic governance, the thinking method is horizontal thinking, and the logical framework is why dynamic governance should be realized. How to realize dynamic governance and integral dynamic governance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科学技术部信息中心;
【基金】: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项目“中国城镇化战略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编号:024050314002100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总量与强度双控的水资源治理转型与市场化机制研究”(编号:15ZDC033)
【分类号】:D6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康之;程丹;;任务型组织的动态能力建构[J];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01期
2 颜宏亮;;动态能力的特征及构成维度研究[J];攀登;2008年06期
3 张洪兴;耿新;;企业家社会资本对市场动态能力的作用与影响[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4期
4 封云;蒋伟;;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动态能力的应用探究[J];党政干部学刊;2012年02期
5 苏云霞;孙明贵;;企业外部互补性资产及其管理能力研究[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6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李大元;;动态能力到底是什么?[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白景坤;顾飞;;动态能力生成的整合研究:惯例演化、战略更新及其组织嵌入[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尹丽萍;;基于动态能力双过程-两阶段模型的案例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谭云清;马永生;李元旭;;社会资本、动态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我国国际接包企业的实证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5 李辉;张晓明;;企业家社会资本、自主创新水平与组织动态能力[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6 江积海;刘敏;;动态能力主导逻辑重构及其与竞争优势关系的实证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7 黄振雷;吴淑娥;刘学;;企业的动态能力观:回顾和研究建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韵江;李青霞;;动态环境下企业能实现资源和能力的互动吗?——基于辽渔集团的案例分析与启示[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巩见刚;张娜;;基于动态能力框架的IT能力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信息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周军;从核心竞争力到动态能力[N];首都建设报;2008年
2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马浩;资源与能力:企业特定性与竞争优势[N];湖北日报;2006年
3 马浩;资源与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4 本报通讯员;我市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优秀等级[N];淄博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磊磊;基于竞合互动视角的企业动态能力形成及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林萍;组织动态能力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董保宝;基于网络结构的动态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黄俊;动态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与联盟绩效关联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5 梁旭晖;基于稳定型战略的企业动态能力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胥家硕;动态能力、制度与企业绩效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俞枫;以动态能力为中介的信息技术驱动的企业战略转型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8 海本禄;国际化背景下的企业动态能力绩效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卢剑峰;民营企业社会资本对动态能力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张建东;企业动态能力与跨期绩效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明辉;动态能力对企业组织变革速度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刘曦子;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动态能力模型与案例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龙静;基于动态能力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4 高明晶;动态能力对制造企业服务转型绩效的作用机理[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5 刘赛帅;社会网络、动态能力对物流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6 金超帆;信息技术、动态能力对物流企业战略转型的影响[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7 徐雪忱;基于动态能力的国内汽车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5年
8 郑丽娜;社会网络、动态能力对经济型酒店战略转型的影响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9 郭玉玉;技术多元化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10 黄丙东;制度许可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后动态能力重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4814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2481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