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生相适—赫哲族人生计方式与生态资源关系研究
【图文】:
图 1-1:街津口赫哲族乡全景图笔者所调查的街津口赫哲族乡的渔业村,位于黑龙江省的东部,东经 132°49′北纬47°56′,海拔高度大体处于 200 米左右,最高峰海拔 553.3 米,,街津口赫哲族乡是佳木斯下辖的同江市的一个少数民族行政乡,1963 年建乡。其中,渔业村是赫哲族人口最集中
图 1-2:街津口赫哲族乡 图 1-3:街津口赫哲族乡村落分布图街津口赫哲族乡下辖街津口村(渔业村)、卫明村、卫国村、卫华村、卫星村、卫垦村 6 个行政村。其中,渔业村位于乡东部,毗邻黑龙江中游南岸支流莲花河。群峰环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被列为国家 3A 级农业生态旅游景区。渔业村村域面积约为 30 平方公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C9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长安;;她是边防好媳妇[J];中国边防警察;2014年03期
2 李岳;刁志波;;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知识产权保护研究——以黑龙江省街津口赫哲族乡为例[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3 彭素娥;;《文化适应与文化制衡:基于人类文化生态的思考》 生态人类学的又一全新力作![J];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4 何群;;清以来大小兴安岭环境与狩猎文化的生态人类学观察——鄂伦春族个案(下)[J];满语研究;2007年02期
5 蒋宇红;文化适应与跨文化交际[J];杭州商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程希;文化适应与中国留学生在海外的滞留[J];八桂侨史;1999年01期
7 曹云华;试论东南亚华人的文化适应[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9年03期
8 张京玲;张庆林;;少数民族文化认同态度模式与文化适应的关系[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52期
9 石卉;;论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适应[J];唯实;2009年11期
10 严秀英;;中韩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J];人民论坛;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谷文双;;人口较少民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关于赫哲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分析[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黑龙江省民族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张晶;;文化适应与跨文化交际[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付佳;唐宁玉;;文化适应研究新方法初探[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刘杨;方晓义;;文化适应的标准、过程及影响因素[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苏娟;梁福成;白学军;;蒙族中学生文化适应与智力水平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吴丽;;失地农民幸福感与文化适应关系实证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严文华;;德国旅居者在中国的跨文化适应:质性的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严文华;;日本留学生和工作者的跨文化适应:以上海为例[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周云水;;小民族的生计模式变迁与文化适应——独龙族社会结构变迁分析[A];共识(2009秋刊02)[C];2009年
10 张智勇;;华中农业大学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志春 高铁耕;街津口赫哲族乡八方进财年收愈千万[N];黑龙江经济报;2006年
2 同江市政府;通过项目建设推进民族乡村全面发展[N];佳木斯日报;2011年
3 佳慧;同江有举措 赫哲绘新图[N];中国民族报;2001年
4 点评人:刘海涛(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生计与生态:生态人类学的田野实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吉首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 罗康隆;生态人类学视角下的三江源生态系统脆弱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6 牛锐;生态人类学,以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为己任[N];中国民族报;2008年
7 刘新权 武汉钢铁公司总法律顾问;企业“走出去”:文化适应比技术更重要[N];中国企业报;2014年
8 吉首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 杨庭硕;文化对自然与生态系统的适应具有层次差异[N];中国民族报;2009年
9 陈国明 美国罗德岛大学教授国际跨文化交际学会执行主席 廖静 译;跨文化适应是跨越文化边界的游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莫幸福;宗教发展与文化适应[N];中国民族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逊;数字化的旅居者—在德中国人新媒体使用与文化认同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2 王平;课程改革中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霜;民族学校教育中的文化适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笑e
本文编号:25289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2528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