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现代化视阈下的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02 11:37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继“四个现代化”之后,我们党提出的又一个重要的“现代化”战略目标,是现代化的“升级版”,其要义是国家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习近平语)。国家治理“三化”的实质是“制度现代化”,它是中国在国家治理问题上的重大理论创新,亦是对以“民主化”为核心的西方治理理论的全面超越。本文认为,制度现代化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质和核心内容,又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因此,要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就要实现制度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现代化进程,也在很大程度上表征着制度现代化进程。因此,制度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着力点。就当前中国社会而言,法制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民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而公平正义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目标。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这一时代要求的回应,它关涉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力图从政治哲学的角度系统探讨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路径,并认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指向;解放思想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观念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价值观前提;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须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的关系,以及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0
本文编号:2554472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格里·斯托克,华夏风;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2 李泉;;治理理论的谱系与转型中国[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3 俞可平;;全球治理的趋势及我国的战略选择[J];国外理论动态;2012年10期
4 娄成武;谭羚雁;;西方公共治理理论研究综述[J];甘肃理论学刊;2012年02期
5 杨雪冬;;全球化进程与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年01期
6 任勇;肖宇;;软治理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价值、内容与机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年02期
7 俞可平;;中国治理变迁30年(1978—2008)[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3期
8 吴志成;潘超;;全球化视阈中的治理理论分析[J];理论探讨;2006年01期
9 胡祥;近年来治理理论研究综述[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03期
10 俞可平;治理和善治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05期
,本文编号:25544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2554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