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红十字会灾害救助问题与对策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632.9;D63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洪建;;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救助中科学问题探讨(八) 特别重大灾害救助模式思考[J];中国减灾;2019年07期
2 万方;;青海地震灾害救助制度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J];农村实用技术;2019年04期
3 李慧婷;;日本明治时期灾害救助体系探究——以浓尾地震的灾后重建为例[J];城市地理;2016年24期
4 胡建平;;灾害救助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框架研究[J];会计之友;2014年12期
5 田野;;灾害救助的道德评价问题[J];伦理学研究;2013年06期
6 陈鹏;燕士力;;水灾害救助中的政府决策系统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2期
7 张怀承;杨婧瑜;;农村灾害救助的现状与特点[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尹婕敏;;中日灾害救助体系之我见[J];商品与质量;2011年S8期
9 孙玉娟;徐晶晶;田甜;;灾害救助体制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24期
10 夏瀛;国志兴;钟兴春;;区域灾害救助资金需求比例评价研究[J];中国减灾;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永生;;关于灾害中施救及被救人员不良心理问题的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李林;;提高河北省农业自然灾害的抗风险能力研究[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3 肖强;;基于转型期的社会救助建设方向[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4 吴先华;郭际;;以间接经济损失评估为基础构建新型自然灾害救助体系的思考[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4分会场:极端天气事件与公共气象服务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原智庆;王玉亭;王芦;;县乡中小型加油站防雷初探[A];天气、气候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气象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王庆典;我州下拨4950万元灾害救助金[N];黔西南日报;2018年
2 杨于泽;灾害救助也需要现代化[N];中国青年报;2007年
3 佛山日报记者 张少鹏 通讯员 邹妙玲;打造“慈善+”:全民慈善的佛山样本[N];佛山日报;2017年
4 朱丹;张掖市民政局五措并举应对汛期防灾减灾救灾[N];中国社会报;2017年
5 记者 刘鸿远;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全体会议召开[N];唐山劳动日报;2017年
6 本报记者 詹文 通讯员 张贤日 徐克;精准识别帮扶 提升群众获得感[N];厦门日报;2017年
7 熊贵彬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美国灾害救助体制的特点[N];中国社会报;2017年
8 记者 杜英;甘肃提升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等级[N];科技日报;2013年
9 记者 张会斌;省灾害救助稳步推进[N];辽宁日报;2010年
10 包松娅邋袁雯 凤懋伦 李昕 王钢 谢靓;为灾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建言[N];人民政协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贾宁;政府灾害保障项目和标准设定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2 高俊;基于福利损失的中国灾害风险应对能力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楠;新疆红十字会灾害救助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8年
2 林木子;完善政府对社会组织灾害救助行为监管的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8年
3 刘译鸿;社会组织在灾害救助中的作用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8年
4 王晓莹;我国社会组织在地震灾害救助中的作用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5 刘颉;我国地震灾害救助的供需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6 艾有福;突发性灾害救助的伦理审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建义;我国灾害救助中的应急志愿服务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黄丽丹;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灾害救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9 包春玉;春秋战国时期的灾害救助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10 郭艳茹;灾害行政救助之法律制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819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2781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