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环境下的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决策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09 09:2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的日益普及,网络已经成为民意表达最汹涌的场所。近年来,各种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频发,因其具有突发性、环境复杂性、社会危害性以及演变的高度不确定性等特征,这就要求政府相关部门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做出应急决策来引导和控制网络舆情危机。因此,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决策模型,具有相当关键的理论及实践意义。针对不确定环境下的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决策问题,本文将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运用于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决策问题中,并对其进行一定改进,考虑分析了两种可能情形:情形一,随着互联网的广泛使用,舆情事件的爆发从单一性转变为多发性,政府应急部门可能需要应对多个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同时段爆发的情形。针对情形一,构建基于区间值模糊熵的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群决策模型,即利用决策指标的区间值模糊信息熵来确定各决策指标的客观权重,进而计算得到各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加权集结区间评估值,并根据可能度矩阵得到各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危机严重度排序,旨在辅助相关部门轻重缓急地处置各网络舆情危机。情形二,对于某个具体网络舆情突发事件,不同应急部门可能会根据自身利益的不同而预先制定多个应急备选方案的情形。针对情形二,构建基于改进的直觉模糊熵的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方案评估决策模型,即利用决策指标改进的直觉模糊熵来确定各评估指标的客观权重,进而通过加权集结计算得到各备选方案与最优方案的相对贴近度,并根据相对贴近度的大小对各备选方案进行优劣排序,辅助决策者从中选择实施最优方案。最后以具体算例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极大地提高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效率。
【学位单位】:重庆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C912.63;D6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1.6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网络舆情相关研究
2.1.1 网络舆情的传播演化研究
2.1.2 网络舆情的监测预警研究
2.1.3 网络舆情的引导研究
2.1.4 网络舆情的应对处置研究
2.2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相关研究
2.3 应急决策方法相关研究
2.3.1 基于案例推理的应急决策方法研究
2.3.2 基于多阶段动态的应急决策方法研究
2.3.3 基于多目标的应急决策方法研究
2.3.4 基于群体性的应急决策方法研究
2.3.5 基于“情景-应对”的应急决策方法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与模糊多属性决策理论概述
3.1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基本概念
3.1.1 网络舆情概述
3.1.2 突发事件概述
3.1.3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基本概念
3.2 模糊多属性决策理论
3.2.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3.2.2 模糊多属性决策
3.2.3 模糊多属性决策的基本步骤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区间值模糊熵的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群决策模型及应用
4.1 区间值模糊集相关理论
4.1.1 区间数的概念及基本性质
4.1.2 区间值模糊集的概念及基本性质
4.1.3 区间值模糊集的模糊信息熵
4.2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群决策模型构建
4.2.1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原始指标数据矩阵构建
4.2.2 应急决策评估矩阵标准化
4.2.3 应急决策指标权重确定
4.2.4 应急决策指标的综合危害区间评估值计算
4.2.5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危机严重程度优先排序
4.3 算例分析
4.3.1 案例情景描述
4.3.2 决策步骤
4.3.3 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改进的直觉模糊熵的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方案评估决策模型及应用
5.1 直觉模糊集相关理论
5.1.1 直觉模糊集的概念及基本性质
5.1.2 直觉模糊熵的改进
5.2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方案评估决策模型构建
5.2.1 直觉模糊集评估矩阵构建
5.2.2 应急评估决策指标权重确定
5.2.3 计算加权直觉模糊集评估矩阵
5.2.4 确定直觉模糊集的正负理想解
5.2.5 计算各个应急备选方案到直觉模糊集理想解的距离
5.2.6 各个应急备选方案排序优选
5.3 算例分析
5.3.1 案例情景描述
5.3.2 决策步骤
5.3.3 比较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6.2 本文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学位单位】:重庆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C912.63;D6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1.6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网络舆情相关研究
2.1.1 网络舆情的传播演化研究
2.1.2 网络舆情的监测预警研究
2.1.3 网络舆情的引导研究
2.1.4 网络舆情的应对处置研究
2.2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相关研究
2.3 应急决策方法相关研究
2.3.1 基于案例推理的应急决策方法研究
2.3.2 基于多阶段动态的应急决策方法研究
2.3.3 基于多目标的应急决策方法研究
2.3.4 基于群体性的应急决策方法研究
2.3.5 基于“情景-应对”的应急决策方法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与模糊多属性决策理论概述
3.1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基本概念
3.1.1 网络舆情概述
3.1.2 突发事件概述
3.1.3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基本概念
3.2 模糊多属性决策理论
3.2.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3.2.2 模糊多属性决策
3.2.3 模糊多属性决策的基本步骤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区间值模糊熵的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群决策模型及应用
4.1 区间值模糊集相关理论
4.1.1 区间数的概念及基本性质
4.1.2 区间值模糊集的概念及基本性质
4.1.3 区间值模糊集的模糊信息熵
4.2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群决策模型构建
4.2.1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原始指标数据矩阵构建
4.2.2 应急决策评估矩阵标准化
4.2.3 应急决策指标权重确定
4.2.4 应急决策指标的综合危害区间评估值计算
4.2.5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危机严重程度优先排序
4.3 算例分析
4.3.1 案例情景描述
4.3.2 决策步骤
4.3.3 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改进的直觉模糊熵的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方案评估决策模型及应用
5.1 直觉模糊集相关理论
5.1.1 直觉模糊集的概念及基本性质
5.1.2 直觉模糊熵的改进
5.2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方案评估决策模型构建
5.2.1 直觉模糊集评估矩阵构建
5.2.2 应急评估决策指标权重确定
5.2.3 计算加权直觉模糊集评估矩阵
5.2.4 确定直觉模糊集的正负理想解
5.2.5 计算各个应急备选方案到直觉模糊集理想解的距离
5.2.6 各个应急备选方案排序优选
5.3 算例分析
5.3.1 案例情景描述
5.3.2 决策步骤
5.3.3 比较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6.2 本文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倩生;杨帆;;模糊语言环境下的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群决策模型[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4期
2 李怀明;刘娇;叶鑫;;基于情景的非常规突发事件决策流程生成方法[J];系统管理学报;2015年06期
3 李宏光;代凯峰;刘振娟;宿
本文编号:28335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2833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