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整体性治理理论视角下中国政府数据开放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5 05:33
   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整体性治理理论的推崇,政府管理者开始倡导无缝隙的一站式公共服务,强调公民需求导向和结果导向,政府信息公开继而转向政府数据开放。随着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社会产生着海量的数据,政府作为公共数据最大的拥有者,逐渐意识到数据开放的重要性,开始着手政府数据开放工作,不再拘泥于信息公开。而作为行政相对人的社会公众等多方主体,对于政府信息公开,已不再满足,更深层次和更原始性的政府数据开放成为了积极的诉求,以期更多的政府服务和利益资源。于是,政府数据开放工作大势所趋,其对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参与型政府治理模式的形成等具有积极意义,使之成为公共管理学重点关注的热门课题。自2009年美国政府数据开放运动(OGD)以来,数据开放的热潮迅速席卷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纷纷建立了各自的政府数据开放的门户网站和平台,中国也加紧了政府数据开放的国际步伐,国内的部分省市如上海、北京、浙江、武汉等都先后开始了政府数据开放的实践。国务院于2015年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该《纲要》首提建设国家级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并明确用三年时间建成,这说明政府数据开放已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政府数据开放工作全面铺开。但与发达国家如英美等国的数据开放工作相比,我国的政府数据开放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政策法规、数据资源整合、各方主体参与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的问题仍有待解决。鉴于此,本文以整体性治理理论为视角,在借鉴英美等国家的政府数据开放的先进经验基础上,对我国的政府数据开放现状进行初步的梳理总结,提出突出问题并分析成因,进而提出整体性治理视角下的相应的优化策略。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选题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点和难点。第二部分是对政府数据开放进行相关概念阐述,论述其具体的价值,并进行本文理论工具的阐述,介绍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内涵和与政府数据开放的逻辑契合性。第三部分介绍国内外政府数据开放的现状,取长补短。第四部分进行问题和成因的分析,包括政策法规滞后、开放平台不完善、多方协作缺乏、管理机制不完备。第五部分是结合整体性治理理论提出对应问题的优化策略,健全法律法规,做好顶层规划、整合数据资源,加快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建设、鼓励多元化合作,营造数据开放文化的社会氛围、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学位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6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1.选题的背景
        2.选题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1.政府数据开放相关研究
        2.整体性治理理论相关研究
    (三)整体性治理理论概述
        1.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内涵
        2.整体性治理理论的核心特征
    (四)整体性治理理论与政府数据开放的逻辑契合
        1.技术要求:建立一站式统一平台
        2.服务理念:以公民需求为服务导向
        3.达成目标:提供整体性无缝隙服务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六)研究创新点及难点
        1.创新点
        2.难点
一、政府数据开放的必要性
    (一)政府数据开放与政府信息公开
        1.政府数据开放
        2.政府数据开放与政府信息公开的区别
    (二)政府数据开放的价值
        1.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推进民主政治进程的政治价值
        2.催生数据信息产业和创新经济发展动力的经济价值
        3.改善公民生活质量和提高社会运转效率的社会价值
        4.增强行政透明意识和培育数据开放文化的文化价值
二、国内外政府数据开放的现状研究
    (一)国外政府数据开放的现状
        1.美国政府数据开放:联邦政府主导,政策法令先行
        2.英国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功能完善,法规政策保障
        3.美英政府数据开放的经验借鉴
    (二)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现状
        1.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历史进程
        2.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总体现状
三、整体性治理理论视角下中国政府数据开放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政府数据开放的专门法律法规欠缺
    (二)数据资源的整合能力薄弱,统一开放的平台功能欠缺
    (三)数据开放的过程中缺乏多元化的合作和积极的互动反馈
    (四)数据开放的管理机制不完备,开放工作人员执行力较差
四、整体性治理理论视角下推进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优化策略
    (一)健全政府数据开放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计划,保障开放工作的开展和深入
    (二)提高数据资源的整合能力,加快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建设
    (三)鼓励多元化的数据开放的合作模式,营造数据开放的社会氛围
    (四)创新数据开放和管理的体制机制,以公众的数据需求为导向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萨如拉;;政府信息公开中的网络平台建设初探[J];现代职业教育;2016年24期

2 都督;;论过程性信息公开体系的构建[J];法大研究生;2016年02期

3 申屠良瑜;;繁简分流背景下政府信息公开案件诉权滥用的司法规制——以“陆红霞诉南通市发改委政府信息公开案”为例[J];法大研究生;2017年01期

4 李芳;刘国华;;浅析公共图书馆在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的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年04期

5 龚来良;;武汉市政府信息公开现状实证调查与思考[J];经济师;2009年03期

6 王喜平;;试论政府信息公开下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有效建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年02期

7 陈宝年;;政府信息公开与和谐社会构建[J];现代商业;2009年12期

8 邓蓉敬;;论网络媒体对传统政府信息公开的挑战[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年05期

9 吴书曼;;试论新媒体环境下的政府信息公开[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年01期

10 刘延洋;;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缺陷与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4年2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朱红灿;基于优化粗糙集的政府信息公开公众满意度测评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2 张建彬;政府信息公开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3 戚红梅;我国政府信息豁免公开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4 周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绩效评价实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李春阁;政府信息公开的动力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梁玥;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玉龙;整体性治理理论视角下中国政府数据开放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2 赵轩;我国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7年

3 巨振阳;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郁秋香;《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背景下的档案开放制度设计[D];苏州大学;2011年

5 王岩;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实例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4年

6 顾于蓝;政府信息公开范围探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7 万仲武;政府信息公共中公众参与的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阎锋;网络环境下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建设探析[D];暨南大学;2006年

9 王煜珑;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10 任慧敏;信息公开对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843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28843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9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