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激励制度与大学生村官留任意愿分析 ——以湖北省襄阳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1-01-26 20:29
自从我国实行大学生村官计划以来,政府十分关注大学生村官制度的执行效果。大学生村官能否“沉下去、留得住、干的好”,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大学生村官的激励机制,而薪酬作为激励机制中最核心的因素,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和留任意愿。构建既能促进大学生村官安心在岗奋斗,又充分贴合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所需的薪酬体系是本文所要研究探索的重点。本文依托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薪酬激励理论,通过对襄阳市大学生村官群体的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理论联系实际等研究方法的应用,深入分析大学生村官薪酬激励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出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通过构建提高薪酬水平、科学考核制度、拓宽晋升渠道、完善培训机制以及适应大学生村官自身发展的薪酬激励体系,为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大学生村官薪酬激励制度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1.4 研究的创新点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
2 研究分析设计
2.1 资料来源与样本概况
2.2 研究变量分析
2.3 问卷调查相关分析
3 相关问题及原因
3.1 现有薪酬制度未能实现有效激励
3.2 未被充分激励的大学生村官留任意愿不强
3.3 其他影响大学生村官留任意愿的薪酬相关因素
4 相关政策措施及建议
4.1 构建充分激励留任意愿的薪酬体系
4.2 完善薪酬激励体系配套的相关制度
结束语
注释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薪酬激励制度与大学生村官留任意愿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代社会组织薪酬激励机制研究[J]. 王爱敏,李翠.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6(06)
[2]大学生村官岗位创业的培养机制研究[J]. 杨义,刘丝雨,曲小远,黄兆信.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6(06)
[3]三重视角下的大学生“村官”政策探讨——基于全国10省市访谈资料的分析[J]. 王新心.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4)
[4]大学生村官留任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J]. 韩锦,王征兵,彭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5]大学生村官期满分流及其路径研究——以苏北Y县为例[J]. 马德峰. 中国软科学. 2013(09)
[6]宽带薪酬制对中国公共部门薪酬制度改革的启示[J]. 赵盼盼,胡涛. 重庆与世界(学术版). 2013(06)
[7]基于期望理论的组织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多维构建[J]. 李德勇,陈谦明.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4)
[8]组织社会化视角的大学生村官职业适应性研究[J]. 陈志霞,曹和平.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1)
[9]大学生村官期满流动政策效果分析——以苏北地区为例[J]. 段鑫星,张祎,张申申. 学海. 2012(06)
[10]当前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难点和破解对策——基于湖北省1327份调查问卷[J]. 姜涛.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12(04)
硕士论文
[1]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邓霞.安徽农业大学 2013
[2]大学生村官的现状调查与思考[D]. 王庆峰.华中师范大学 2012
[3]我国公务员薪酬激励机制研究[D]. 谭文芳.湖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01766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1.4 研究的创新点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
2 研究分析设计
2.1 资料来源与样本概况
2.2 研究变量分析
2.3 问卷调查相关分析
3 相关问题及原因
3.1 现有薪酬制度未能实现有效激励
3.2 未被充分激励的大学生村官留任意愿不强
3.3 其他影响大学生村官留任意愿的薪酬相关因素
4 相关政策措施及建议
4.1 构建充分激励留任意愿的薪酬体系
4.2 完善薪酬激励体系配套的相关制度
结束语
注释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薪酬激励制度与大学生村官留任意愿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代社会组织薪酬激励机制研究[J]. 王爱敏,李翠.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6(06)
[2]大学生村官岗位创业的培养机制研究[J]. 杨义,刘丝雨,曲小远,黄兆信.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6(06)
[3]三重视角下的大学生“村官”政策探讨——基于全国10省市访谈资料的分析[J]. 王新心.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4)
[4]大学生村官留任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J]. 韩锦,王征兵,彭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5]大学生村官期满分流及其路径研究——以苏北Y县为例[J]. 马德峰. 中国软科学. 2013(09)
[6]宽带薪酬制对中国公共部门薪酬制度改革的启示[J]. 赵盼盼,胡涛. 重庆与世界(学术版). 2013(06)
[7]基于期望理论的组织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多维构建[J]. 李德勇,陈谦明.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4)
[8]组织社会化视角的大学生村官职业适应性研究[J]. 陈志霞,曹和平.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1)
[9]大学生村官期满流动政策效果分析——以苏北地区为例[J]. 段鑫星,张祎,张申申. 学海. 2012(06)
[10]当前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难点和破解对策——基于湖北省1327份调查问卷[J]. 姜涛.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12(04)
硕士论文
[1]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邓霞.安徽农业大学 2013
[2]大学生村官的现状调查与思考[D]. 王庆峰.华中师范大学 2012
[3]我国公务员薪酬激励机制研究[D]. 谭文芳.湖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017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001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