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募捐平台的公信力危机及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21-04-15 13:41
现代慈善事业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其在提供物质保障的同时,还传递着互助、友爱、尊重、宽容和希望等精神力量,具有乘数效应,我国和谐社会进程的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都离不开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诚然,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会提高公众参与度、加速我国慈善事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但从13家网络募捐平台的运作来看,由于监管体系不完善、供需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导致骗捐、诈捐、纠纷等层出不穷,网络募捐平台的公信力岌岌可危,波及面广泛且影响深远。网络募捐平台应该如何应对?现有文献并没有给出清晰的转型办法。而这正是本文的价值之所在。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信任理论与志愿失灵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多家网络募捐平台的公信力进行社会问卷调查,结合对轻松筹的深入了解,全面评估了网络募捐平台的公信力现状,并分析了成因和可能带来得负面后果,最后提出了网络募捐平台公信力危机的应对策略。具体观点如下:之所以网络募捐平台会出现公信力危机,既有现代慈善价值观还未普及、“陌生人伦理”尚显稚嫩和缺少诚信环境等主观原因,也有网络平台运作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管理体制不健全、监督机制缺失、制度建设滞后及信息不对称等客观...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公众获得寡捐信息的主要渠道
接下来我们通过两个问题调查了公众对于在网络募捐平台上捐款和善组织捐款的优劣势的看法。我们可以看到在网络募捐平台上捐款参与更加(67.52%)、操作更加简便(78.57%)、善款筹集速度更快(62.24%)的到了民众的认可(图4)。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在网络募捐平台上捐
就平台的选择上,问卷调查了公众对于民政部公布的13家网络募捐平台的??选择倾向,其中占比重最高的三家网络募捐平台分别是轻松筹(52.72%)、腾讯??公益(30.61%)、蚂蚁金服公益平台(21.77%),我们可以看到半数以上的人??都是通过轻松筹来捐款(图6),这是因为轻松筹主要通过微信朋友圈传播募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互联网公益捐赠监管体制的多维度解析——基于整体性治理视角[J]. 朱虹,吴楠. 社科纵横. 2017(11)
[2]协同治理视角下我国网络募捐监管体系研究[J]. 黄春蕾. 东岳论丛. 2017(10)
[3]个人网络募捐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J]. 章香香,徐丹丹,杨洁. 经贸实践. 2017(16)
[4]建构公益众筹平台民事责任机制的必要性研究[J]. 秦梦圆. 法制博览. 2017(19)
[5]关于完善网络募捐监管法律制度的思考[J]. 向鹏.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6]个人网络募捐弊病与规制初探[J]. 郑悠然. 法制与社会. 2017(12)
[7]网络募捐法律的缺位及完善[J]. 田国兴,秦力. 人民论坛. 2017(06)
[8]浅谈个人网络募捐现状及法律规制策略[J]. 王恺. 法制与社会. 2017(05)
[9]规制网络慈善的现实困境与突破方向——以“罗尔事件”为例[J]. 周婵,李媛荣,刘思祺. 新闻前哨. 2017(01)
[10]网络募捐监管方式的反思——以《慈善法》的相关规定为视角[J]. 陈思. 贸大法律评论. 2016(00)
博士论文
[1]英国慈善法研究[D]. 李徳健.山东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我国个体网络借贷资金安全制度保障研究[D]. 苗莹.外交学院 2017
[2]我国慈善众筹的法律问题研究[D]. 李华龙.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7
[3]网络募捐法律制度缺位与完善研究[D]. 袁少杰.东北财经大学 2016
[4]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研究[D]. 白蓉.长安大学 2016
[5]我国网络募捐治理初探[D]. 王藐.吉林大学 2015
[6]网络募捐监管制度研究[D]. 许琳琦.华中科技大学 2014
[7]我国网络公益的发展困境及其解决对策研究[D]. 王嫣.华中科技大学 2012
[8]慈善组织公信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 褚雪敏.西南交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139444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公众获得寡捐信息的主要渠道
接下来我们通过两个问题调查了公众对于在网络募捐平台上捐款和善组织捐款的优劣势的看法。我们可以看到在网络募捐平台上捐款参与更加(67.52%)、操作更加简便(78.57%)、善款筹集速度更快(62.24%)的到了民众的认可(图4)。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在网络募捐平台上捐
就平台的选择上,问卷调查了公众对于民政部公布的13家网络募捐平台的??选择倾向,其中占比重最高的三家网络募捐平台分别是轻松筹(52.72%)、腾讯??公益(30.61%)、蚂蚁金服公益平台(21.77%),我们可以看到半数以上的人??都是通过轻松筹来捐款(图6),这是因为轻松筹主要通过微信朋友圈传播募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互联网公益捐赠监管体制的多维度解析——基于整体性治理视角[J]. 朱虹,吴楠. 社科纵横. 2017(11)
[2]协同治理视角下我国网络募捐监管体系研究[J]. 黄春蕾. 东岳论丛. 2017(10)
[3]个人网络募捐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J]. 章香香,徐丹丹,杨洁. 经贸实践. 2017(16)
[4]建构公益众筹平台民事责任机制的必要性研究[J]. 秦梦圆. 法制博览. 2017(19)
[5]关于完善网络募捐监管法律制度的思考[J]. 向鹏.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6]个人网络募捐弊病与规制初探[J]. 郑悠然. 法制与社会. 2017(12)
[7]网络募捐法律的缺位及完善[J]. 田国兴,秦力. 人民论坛. 2017(06)
[8]浅谈个人网络募捐现状及法律规制策略[J]. 王恺. 法制与社会. 2017(05)
[9]规制网络慈善的现实困境与突破方向——以“罗尔事件”为例[J]. 周婵,李媛荣,刘思祺. 新闻前哨. 2017(01)
[10]网络募捐监管方式的反思——以《慈善法》的相关规定为视角[J]. 陈思. 贸大法律评论. 2016(00)
博士论文
[1]英国慈善法研究[D]. 李徳健.山东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我国个体网络借贷资金安全制度保障研究[D]. 苗莹.外交学院 2017
[2]我国慈善众筹的法律问题研究[D]. 李华龙.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7
[3]网络募捐法律制度缺位与完善研究[D]. 袁少杰.东北财经大学 2016
[4]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研究[D]. 白蓉.长安大学 2016
[5]我国网络募捐治理初探[D]. 王藐.吉林大学 2015
[6]网络募捐监管制度研究[D]. 许琳琦.华中科技大学 2014
[7]我国网络公益的发展困境及其解决对策研究[D]. 王嫣.华中科技大学 2012
[8]慈善组织公信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 褚雪敏.西南交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1394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139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