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我国交强险参与社会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7 15:36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指出“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以及“鼓舞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治理”,象征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续推进,我国从社会管理体制向社会治理体制转型成为了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与难点;随后保险“新国十条”中指出“让保险服务业成为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机制”,自此,保险参与社会治理的研究成为了学界与业界讨论的热点。交强险是我国首个由国家法律规定实行的强制保险,实施至今,交强险制度充分发挥了保险的保障功能,使得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获得及时经济赔付,也能减轻交通事故肇事者的经济负担,化解经济赔偿纠纷,通过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及时垫付受害人的抢救费用,保障了公众的生命安全,并且实行的费率浮动机制,在“奖优罚劣”的费率机制下,可以起到提高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的作用,维护了社会稳定。由此可见,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交强险制度的完善有能够积极促进由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体制转型,有助于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加快形成全面科学的社会治理体系。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交强险,主要探究交强险参与社会治理的传导路径和影响效果。本...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3.2 国内研究概况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2.交强险参与社会治理的概念、理论及意义
    2.1 重要概念界定
        2.1.1 交强险
        2.1.2 社会管理
        2.1.3 社会治理
    2.2 社会治理的基本理论
        2.2.1 治理理论
        2.2.2 善治理论
    2.3 社会治理体系中的交强险
        2.3.1 交强险的公共政策性质
        2.3.2 交强险的社会效益功能
    2.4 交强险参与社会治理的意义
        2.4.1 分散责任
        2.4.2 保护受害人利益
        2.4.3 为加害人提供了应付索赔的便利
3.交强险制度的国内外比较分析
    3.1 我国交强险制度概况
    3.2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交强险制度的比较分析
        3.2.1 经营模式
        3.2.2 保障范围
        3.2.3 理赔机制
        3.2.4 补充保障制度
    3.3 与国内商业三者责险的比较分析
        3.3.1 经营目的
        3.3.2 赔偿原则
        3.3.3 理赔程序
        3.3.4 责任免除
    3.4 本章小结
4.交强险参与社会治理的传导路径分析
    4.1 交强险参与社会治理的经济学分析
        4.1.1 无交强险保障下的事故损害分析
        4.1.2 交强险保障下的事故损害分析
    4.2 交强险参与社会治理的社会学分析
    4.3 交强险参与社会治理的法学分析
        4.3.1 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
        4.3.2 交强险保费费率浮动机制
        4.3.3 强制性与责任免除
        4.3.4 不盈利不亏损原则
    4.4 本章小结
5.交强险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证分析
    5.1 数据来源
    5.2 变量介绍
    5.3 描述性统计
    5.4 解释变量对社会治理影响研究假设
        5.4.1 交强险对机动车交通事故发生数的影响假设
        5.4.2 交强险对机动车交通事故直接财产损失数的影响假设
        5.4.3 交强险对道路交通事故民事案件二审文书数的影响假设
    5.5 模型选取
    5.6 基准模型回归结果与分析
    5.7 稳健性检验
    5.8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建议
    6.1 交强险有显著的社会治理效果
    6.2 交强险在社会治理方面的不足之处
        6.2.1 责任限额设置不合理
        6.2.2 垫付制度执行效果不佳
        6.2.3 浮动费率机制难以惠及投保人
    6.3 对交强险参与社会治理的改进建议
        6.3.1 调整责任限额配置
        6.3.2 完善垫付制度
        6.3.3 费率浮动综合考虑各类因素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标准推动社会治理的理论逻辑及路径[J]. 诸葛凯,张勇,周立军.  科技管理研究. 2019(06)
[2]“社会治理”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J]. 郭建芹.  管理观察. 2018(36)
[3]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理论思考与提升治理能力的路径研究[J]. 周学荣.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4]责任保险发展中的政府支持效应——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 李胜楠.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2018(04)
[5]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治理的理论演变与制度创新[J]. 杨会良,陈兰杰,杨雅旭.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18(04)
[6]巨灾保险制度融合社会治理任重而道远[J]. 魏钢.  金融博览. 2018(06)
[7]从社会资本角度论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J]. 田野.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7(11)
[8]社会组织参与创新社会治理的路径探析[J]. 李嘉美,贾飞霞.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9]交强险社会治理功能理论实证分析[J]. 王伊琳,杨俏钰.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2017(05)
[10]社会治理下环境责任保险模式选择[J]. 于传治.  法制博览. 2017(09)

博士论文
[1]中国保险业社会治理问题研究[D]. 石富覃.兰州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我国机动车责任强制保险的改革方向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 任琳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8
[2]商业保险参与社会治理研究[D]. 关恩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
[3]商业保险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D]. 尹翔.山东大学 2015
[4]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研究[D]. 朱文嘉.西南财经大学 2013
[5]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 于学毅.中国海洋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637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1637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1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