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创新社会治理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案例研究
本文关键词:资阳市创新社会治理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案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前,随着社会结构、社会组织方式、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理念发生深刻变化,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诉求不断出现,如何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反映群众诉求,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调解利益格局,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增强社会活力,是摆在我国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近年来,北京、上海、浙江、湖北等地均探索了以网格化管理为形式的基层社会管理模式,以此来解决公共部门“看得见管不了”或者“管得了看不见”的各类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四川省资阳市网格化服务管理案例的典型性进行深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回顾了国内外网格化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运用网格化管理理论、政府流程再造理论、协同理论、绩效管理理论作为研究分析工具,分析研究资阳市在实施网格化服务管理中的政府流程再造、多元主体参与和综合绩效评价体系三个关键因素,分析其中的可取之处。资阳市作为拥有500万人口的中国西部丘陵经济发展示范区,具有丘陵地区和人口大市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同时,资阳市实施的网格化服务管理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通过研究得出了三条启示:一是建立流程再造机制是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关键要素;二是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是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核心精髓;三是科学综合绩效评价体系是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根本保障。对资阳市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案例研究,不仅对本地基层社会治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对于其他地区推进网格化管理提供很好的借鉴经验。
【关键词】:创新社会治理 网格 服务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0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20
- 1.1 问题的提出11-12
- 1.1.1 研究背景11
- 1.1.2 选题依据11-12
- 1.2 核心概念的界定12-13
- 1.2.1 社会治理12
- 1.2.2 网格12-13
- 1.2.3 网格化服务管理13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5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4-15
- 1.3.3 研究评述15
- 1.4 理论基础15-17
- 1.4.1 政府流程再造理论15-16
- 1.4.2 协同理论16
- 1.4.3 绩效管理理论16-17
- 1.5 研究的意义17-18
- 1.5.1 理论意义17
- 1.5.2 实际意义17-18
- 1.6 研究思路和方法18-20
- 1.6.1 研究思路18-19
- 1.6.2 研究方法19-20
- 第二章 我国网格化管理发展状况及案例的典型性分析20-27
- 2.1 我国网格化管理的发展历程20-22
- 2.1.1 以城市管理为主的网格化管理模式20-21
- 2.1.2 以维稳为主的网格化管理模式21
- 2.1.3 以社会管理为主的网格化管理模式21-22
- 2.1.4 以社会治理为趋势的网格化管理模式22
- 2.2 网格化管理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22-25
- 2.2.1 网格化管理流程再造机制还不健全23
- 2.2.2 网格化管理多元共治机制还不完善23-24
- 2.2.3 网格化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还不科学24-25
- 2.3 资阳市实施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的典型性分析25-27
- 2.3.1 流程再造的快捷性26
- 2.3.2 多元治理的优势性26
- 2.3.3 绩效评价的科学性26-27
- 第三章 资阳市实施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的案例描述27-37
- 3.1 资阳市实施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的主要背景27-30
- 3.1.1 资阳市概况27
- 3.1.2 近年来资阳市社会管理发展情况27-28
- 3.1.3 资阳市社会管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28-30
- 3.2 资阳市实施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模式内容30-33
- 3.2.1 建立组织领导体系30-31
- 3.2.2 科学划分社区网格31
- 3.2.3 组建网格员队伍31
- 3.2.4 构建“六四一一”工作架构31-32
- 3.2.5 建立督查考核机制32
- 3.2.6 有效处置基层各类社会矛盾问题32-33
- 3.3 资阳市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工作措施33-34
- 3.3.1 党政主导统筹33
- 3.3.2 多种形式推动33
- 3.3.3 营造浓厚氛围33
- 3.3.4 落实工作保障33-34
- 3.4 资阳市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的发展历程34-35
- 3.4.1 初期试点阶段34
- 3.4.2 城乡覆盖阶段34
- 3.4.3 全面提升阶段34-35
- 3.5 资阳市实施网格化服务管理的主要成效35-37
- 3.5.1 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35
- 3.5.2 提高了精细服务水平35
- 3.5.3 畅通了群众诉求渠道35-36
- 3.5.4 破解了社会治理难题36
- 3.5.5 实现了社会和谐稳定36-37
- 第四章 资阳市网格化服务管理流程再造机制分析37-50
- 4.1 资阳市网格化服务管理流程再造的关键因素37-38
- 4.2 传统城乡社会管理流程的主要特征38-39
- 4.2.1 城市传统社会管理流程特征38-39
- 4.2.2 农村传统社会管理流程特征39
- 4.3 网格化服务管理流程再造的重要性和原则39-40
- 4.3.1 网格化服务管理流程再造的重要性39-40
- 4.3.2 网格化服务管理流程的原则40
- 4.4 资阳市网格化服务管理流程再造的关键做法40-48
- 4.4.1 建立三级指挥管理体系40-42
- 4.4.2 建立四级服务管理层级42-43
- 4.4.3 建立闭环运行流程机制43-44
- 4.4.4 明确部门(单位)工作职能44-45
- 4.4.5 以信息化为引领和支撑45-48
- 4.5 资阳市网格化服务管理流程再造的实效性分析48-50
- 4.5.1 指挥体系扁平化48-49
- 4.5.2 事项办理层级化49
- 4.5.3 服务管理主动化49
- 4.5.4 管理流程信息化49-50
- 第五章 资阳市网格化服务管理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机制分析50-64
- 5.1 资阳市网格化服务管理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的关键因素50-51
- 5.2 网格化服务管理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的重要性51
- 5.3 资阳市网格化服务管理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的关键做法51-61
- 5.3.1 社区(村)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51-54
- 5.3.2 网格员充分发挥核心基础作用54-57
- 5.3.3 公共组织充分发挥主体责任作用57-58
- 5.3.4 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协同参与作用58-61
- 5.4 资阳市网格化服务管理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的实效性分析61-64
- 5.4.1 社区统筹协调效用分析61-62
- 5.4.2 网格员核心基础效用分析62
- 5.4.3 公共组织主体责任效用分析62
- 5.4.4 社会力量协同参与效用分析62-64
- 第六章 资阳市网格化服务管理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分析64-81
- 6.1 资阳市网格化服务管理综合绩效评价体系设置的关键因素64-65
- 6.1.1 综合绩效评价体系设置的关键因素64-65
- 6.1.2 综合绩效评价体系设置的关键因素分析65
- 6.2 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综合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要性65-66
- 6.3 资阳市网格化服务管理综合绩效评价体系设置的关键做法66-79
- 6.3.1 综合绩效评价范围设置的“合理性”66-67
- 6.3.2 综合绩效评价指标设置的“公正性”67-77
- 6.3.3 综合绩效评价结果运用设置的“有效性”77-79
- 6.4 资阳市网格化服务管理综合绩效评价指标设置的实效性分析79-81
- 6.4.1 评价主体多元化79
- 6.4.2 评价内容公正化79
- 6.4.3 评价手段科技化79-80
- 6.4.4 评价指标精细化80-81
- 第七章 资阳市实施网格化服务管理案例的启示81-85
- 7.1 建立流程再造机制是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关键要素81-82
- 7.1.1 科学设置管理层级81
- 7.1.2 积极优化部门职能81
- 7.1.3 坚持以信息化为支撑81-82
- 7.2 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是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核心精髓82-83
- 7.2.1 发挥基层党组织统筹协调作用82
- 7.2.2 加强网格队伍的管理和使用82
- 7.2.3 提升政府公共部门服务管理水平82-83
- 7.2.4 有效整合多元社会力量参与83
- 7.3 科学综合绩效评价体系是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根本保障83-85
- 7.3.1 建立客观的绩效评价机制83
- 7.3.2 加大社会公众监督力度83-84
- 7.3.3 有效运用绩效评价结果84-85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85-87
- 8.1 结论85
- 8.2 展望85-87
- 致谢87-88
- 参考文献88-9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米孜古丽·依布拉音;;浅谈建立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新思路[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7年04期
2 储强;顾涵懿;陈妙峰;;网格化监管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中的应用[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9年03期
3 ;三级网格 两层覆盖——青岛市城阳区积极探索网格化应急管理模式[J];中国应急管理;2009年11期
4 杜铁军;;构建社区党建网格化 开拓服务民生新领域[J];新长征;2011年11期
5 岳金柱;;北京市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的做法及其成效[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2年06期
6 何岳飞;;丰台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简析[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3年01期
7 丛培军;;全面推行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J];党员干部之友;2006年01期
8 张岳;;“网格管理”考验“社区管家”[J];社区;2009年13期
9 晓丁;江鹄冲;李克文;;支部建在“网格”上[J];北京支部生活;2011年08期
10 刘宗琦;李俊杰;;北京市东城区:网格化精细管理[J];时事报告;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炎;;北京市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的现状、成效与未来[A];2012·学术前沿论丛——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与改善民生(上)[C];2012年
2 张晨;姚长利;郑元满;谢永茂;关胡良;;一个实用化的图形交互网格化软件设计方法与系统实现[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姚长利;谢永茂;张晨;郑元满;;离散数据分布特征分析与最佳网格化参数提取方法技术[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关永贤;;海量多波束数据的网格化技术[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5 罗少聪;高布锡;;网格数据格式的一个定义及其应用[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6 汪寒寒;史晓青;;Gis平面网格编码算法实践[A];第七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智能交通技术[C];2012年
7 袁军;詹清贵;;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提高食品安全掌控能力——湖北襄樊市工商局推行食品安全网格化坐标式监管的探索与实践[A];全国地级市工商行政管理学会调研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8 熊华康;;基于网格技术的数字流域实现方法研究[A];水电站机电技术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姚兰;姜利群;;网格与网格仿真的研究[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2007——全国第18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张登攀;袁兴起;王瑞红;;网格化测量模型及其服务封装技术[A];第七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饶丽;网格化提升社区管家能力[N];长沙晚报;2010年
2 记者 徐敏 洪梅芬;“大门责+网格化”织就城管立体网[N];解放日报;2010年
3 李凯 张慧;社会面网格化巡控模式在公安万柏林分局率先实施[N];太原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许根宏 许蓓蓓;“网格化”探路城市管理[N];安徽日报;2011年
5 李海俊;试点先行 创新推进“网格化”管理[N];晋中日报;2011年
6 记者 李松 黄洁;北京将构建网格化社会面防控体系[N];法制日报;2011年
7 记者 杨济泽 通讯员 胡焱 实习生 宋毅;58名“网格长”提供贴身服务[N];连云港日报;2011年
8 刘宗琦 李俊杰;北京市东城区:用“6S”网格工作法增强社区归属感[N];中国社会报;2011年
9 记者 侯莎莎;全市推进网格化社会防控工作[N];北京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乔淑晨 通讯员 周锋 周新民;用爱心和责任构筑和谐网格[N];徐州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彭恩强;网格化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管护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2 赵明;基于数据的网格化城市交通信息系统理论初探和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王晓明;从系统角度研究现代经济组织的道德演变和道德建设[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陈禄;基于显式表达的高效网格形变技术[D];浙江大学;2011年
5 胡建伟;保持特征的网格形变和编辑算法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威;国丰钢铁有限公司网格化营销战略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王珊珊;社区网格化治理模式创新:“延伸”+“互动”+“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曹叔彦;CLIQUE网格聚类算法在医学空间数据中的应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4 陈小忠;北京市密云县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5 沈鑫鑫;流形三角形网格重网格化方法[D];浙江大学;2015年
6 李海燕;福州市鼓楼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7 刘泽芳;区域高等教育资源的网格化整合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徐岑;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的联动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9 刘思路;基于MVC的网格化营销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10 伦安,
本文编号:3434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43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