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政府隐性担保、信用评级与国企债券定价

发布时间:2021-12-02 01:36
  自2014年“11超日债”打破债券刚性兑付以来,债券违约事件频发,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剧的情形下,2018年又成债券暴雷大年。债券违约数据显示,民企债券为主要违约品种,地方国企债券和中央国企债券违约程度较低,城投债至今仍零违约,政府隐性担保被认为是维持国企债券低违约率的关键因素。发债主体信用评级与债券定价息息相关,而文献研究和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债券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信用评级“膨胀”问题,且诱因或为发行人付费模式。本文适时提出“政府隐性担保、信用评级与国企债券定价”研究主题,考虑数据可获得性和可比性,分别筛选在2009年1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发行和交易的短期融资券、公司债、企业债、中期票据、定向工具的债券样本和2012年1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发行和交易的相同类型的债券为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ologit模型和混合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针对同一发债主体,中债资信较其他评级机构出具的信用评级低23级,该评级差异在债券发行和交易市场中均带来了增量信息并且为投资者所识别,从而扩大了债券发行利差和债券二级市场信用利差,且投资者对民营企业... 

【文章来源】: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政府隐性担保、信用评级与国企债券定价


我国政府隐

框架图,政府,框架,信用评级


17图2-1我国政府隐性担保作用框架2.3.2信用评级问题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的产生和发展也主要系于国家政策和债券市场发展的推动,且已经历初步创立、初步发展、酝酿发展、快速发展等四个发展阶段。截止目前,市场中信用评级产品日益丰富,评级监管制度也进一步健全。由于证监会、保监会、交易商协会和发改委对信用评级机构实行认可制度,“牌照制”促使信用评级市场集中度大幅提升,形成以大公、联合、中诚信、新世纪、中债资信等为主的体系。在付费模式方面,信用评级市场也出现了由单一的发行人付费转变为发行人付费和投资者付费两种模式并存的状况,但仍以发行人付费方式为主流(见表2-1)。

等级图,企业性质,债券,国企


信用评级调升大于调降的情况明显,即使 2014 年债券刚性兑付被打破,该情况仍延续存在(见表 2-2 和图 2-2)。在评级调整数量上,期间内,三种类型企业的评级调升数量始终高于评级调降数量。在评级调升率方面,期间内,中央国企调升率最低,地方国企调升率次之,民营企业调升率最高;在评级调降率方面,地方国企调降率最低,中央国企调降率次之,民营企业调降率最高;在评级调整波动幅度上,民营企业评级调整率的波动幅度最大,中央国企评级调整率的波动幅度次之,地方国企的评级调整率波动幅度最小。以上说明,相比于央企和民企,地方国企的主体信用评级更为“稳固”,且更容易出现“易上难下”的状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评级付费模式对评级质量的影响研究[J]. 管超.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2018(05)
[2]信用评级调整有信息含量吗?——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证据[J]. 林晚发,陈晓雨.  证券市场导报. 2018(07)
[3]付费模式、声誉与信用评级质量——基于我国债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 刘琳,查道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8(03)
[4]产权性质、货币供应量与公司债信用利差[J]. 朱凤霞,李邈.  泰山学院学报. 2017(06)
[5]“投资者付费”模式对“发行人付费”模式评级的影响:基于中债资信评级的实验证据[J]. 林晚发,何剑波,周畅,张忠诚.  会计研究. 2017(09)
[6]中国债券信用评级付费模式的比较研究[J]. 申盛,陈言.  新金融. 2017(06)
[7]稳增长条件下的金融摩擦与杠杆治理[J]. 金鹏辉,王营,张立光.  金融研究. 2017(04)
[8]债券违约对涉事信用评级机构的影响——基于中国信用债市场违约事件的分析[J]. 黄小琳,朱松,陈关亭.  金融研究. 2017(03)
[9]信用评级、债券增信与中期票据融资成本[J]. 李亚平,黄泽民.  上海金融. 2017(02)
[10]隐性担保、金融中介治理与公司债券市场信息效率[J]. 魏明海,赖婧,张皓.  南开管理评论. 2017(01)

博士论文
[1]中国债券市场信用利差研究[D]. 李亚平.华东师范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地方政府隐性担保对城投债信用利差影响的实证研究[D]. 缪丽慧.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
[2]信用债违约背景下隐性担保对发行利差的影响[D]. 薛亮.东南大学 2017
[3]从产业经济角度和隐性担保覆盖范围角度探讨11超日债的违约可能性[D]. 江海洋.上海交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5274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5274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b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