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治理下的“风险压力-组织协同”逻辑与领导注意力分配——以A市“市长信箱”为例
发布时间:2021-12-02 08:06
大量的信件诉求进入"市长信箱",为什么有的得到领导批示,有的则没有?基于A市"市长信箱"探究领导注意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上级政府强调的"一票否决"事项是地方领导在回应性政府活动中注意力的指挥棒,组织协同目标也通过领导注意力的选择性分配得到实现,领导注意力在科层运行中呈现出"风险压力-组织协同"逻辑,即符合"一票否决"事项的信件、需跨部门协作解决的信件诉求更可能获得情感强度越高的领导批示,且"一票否决"的风险逻辑优先于组织协同的"协同"逻辑。论文的研究价值不仅在于从"注意力分配"的视角探究互联网政治体系中的政府行为,还揭示了数字治理具有政治性与技术性二重属性的事实。
【文章来源】:公共行政评论. 2020,13(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2 页
【部分图文】:
网络问政的行动者:一个互动的逻辑框架
表4显示,在大量来信中表现出公民诉求关注的议题更多集中在城市管理(20.5%)、维权维稳(17.4%)、交通出行(17.3%)这几个方面;另外,公众偏好于用投诉举报(53.3%)和求助解决(22.6%)这两种承载紧迫性与危害性舆情的来信类型来反映诉求,以期诉求能够得到快速的回应与解决。而领导则审慎于使用高强度的批示来推进民意的解决,更多使用低强度的批示、抑或不作批示的方式。图3则展示了领导注意力强度主要分布于维权维稳、社会公共安全、环境卫生综治这三个议题,对比表4与图3,可以看出公众民意诉求与领导注意力关注的错位与不匹配性。图4则显示了公民采取的诉求事项性质包装策略的使用情况,即不少公众选择将非一票否决事项的诉求包装成符合一票否决事项的诉求提交到市长信箱以期获得更多的领导注意力。图4 公民策略:诉求事项性质包装数量统计
公民策略:诉求事项性质包装数量统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群体性事件中舆情导向与政府回应的逻辑互动——基于“雪乡”事件大数据的情感分析[J]. 文宏. 政治学研究. 2019(01)
[2]晋升激励与城市建设:公共品可视性的视角[J]. 吴敏,周黎安. 经济研究. 2018(12)
[3]“碎片化”还是“耦合”?五年规划视角下的央地目标治理[J]. 吕捷,鄢一龙,唐啸. 管理世界. 2018(04)
[4]注意力、政策动机与政策行为的演进逻辑——基于中央政府环境保护政策进程(2008—2015年)的考察[J]. 文宏,杜菲菲. 行政论坛. 2018(02)
[5]地方政府部门如何规避风险?——以A市社区物业管理新政为例[J]. 盛智明. 社会学研究. 2017(05)
[6]加大行政奖惩力度是中国环境绩效改善的主要原因吗?[J]. 唐啸,周绍杰,刘源浩,胡鞍钢.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09)
[7]政党转型视角中的反腐败注意力研究——以G省纪委1978至2016年的反腐败实践为例[J]. 肖滨,姚贵雄. 社会科学家. 2017(07)
[8]中国情境下的政策执行问题研究[J]. 吴少微,杨忠. 管理世界. 2017(02)
[9]地方政府生态环境治理注意力研究——基于30个省市政府工作报告(2006—2015)文本分析[J]. 王印红,李萌竹.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02)
[10]策略性政治互动:网民政治话语运用与政府回应模式[J]. 李锋,孟天广.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6(05)
本文编号:3528046
【文章来源】:公共行政评论. 2020,13(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2 页
【部分图文】:
网络问政的行动者:一个互动的逻辑框架
表4显示,在大量来信中表现出公民诉求关注的议题更多集中在城市管理(20.5%)、维权维稳(17.4%)、交通出行(17.3%)这几个方面;另外,公众偏好于用投诉举报(53.3%)和求助解决(22.6%)这两种承载紧迫性与危害性舆情的来信类型来反映诉求,以期诉求能够得到快速的回应与解决。而领导则审慎于使用高强度的批示来推进民意的解决,更多使用低强度的批示、抑或不作批示的方式。图3则展示了领导注意力强度主要分布于维权维稳、社会公共安全、环境卫生综治这三个议题,对比表4与图3,可以看出公众民意诉求与领导注意力关注的错位与不匹配性。图4则显示了公民采取的诉求事项性质包装策略的使用情况,即不少公众选择将非一票否决事项的诉求包装成符合一票否决事项的诉求提交到市长信箱以期获得更多的领导注意力。图4 公民策略:诉求事项性质包装数量统计
公民策略:诉求事项性质包装数量统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群体性事件中舆情导向与政府回应的逻辑互动——基于“雪乡”事件大数据的情感分析[J]. 文宏. 政治学研究. 2019(01)
[2]晋升激励与城市建设:公共品可视性的视角[J]. 吴敏,周黎安. 经济研究. 2018(12)
[3]“碎片化”还是“耦合”?五年规划视角下的央地目标治理[J]. 吕捷,鄢一龙,唐啸. 管理世界. 2018(04)
[4]注意力、政策动机与政策行为的演进逻辑——基于中央政府环境保护政策进程(2008—2015年)的考察[J]. 文宏,杜菲菲. 行政论坛. 2018(02)
[5]地方政府部门如何规避风险?——以A市社区物业管理新政为例[J]. 盛智明. 社会学研究. 2017(05)
[6]加大行政奖惩力度是中国环境绩效改善的主要原因吗?[J]. 唐啸,周绍杰,刘源浩,胡鞍钢.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09)
[7]政党转型视角中的反腐败注意力研究——以G省纪委1978至2016年的反腐败实践为例[J]. 肖滨,姚贵雄. 社会科学家. 2017(07)
[8]中国情境下的政策执行问题研究[J]. 吴少微,杨忠. 管理世界. 2017(02)
[9]地方政府生态环境治理注意力研究——基于30个省市政府工作报告(2006—2015)文本分析[J]. 王印红,李萌竹.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02)
[10]策略性政治互动:网民政治话语运用与政府回应模式[J]. 李锋,孟天广.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6(05)
本文编号:35280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528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