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政策获得感的内涵、分析框架与运用——以三台山德昂族乡实证分析为例

发布时间:2022-01-16 15:13
  获得感是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概念。获得感作为一种主观社会指标能否评价政策效果?如何评价?本文围绕这一中心问题,首先通过阐释获得感作为政策评价标准的理论依据,提出一个新的概念——政策获得感,然后构建政策获得感模型的分析框架,最后运用这一框架分析人口较少民族扶持政策效果。研究表明,政策获得感作为政策评价标准具有合理性,不仅能提供总体感知效果,还能反映影响总体效果的具体维度及其贡献度的异质性,为有针对性地改善政策提供了有力的洞见。 

【文章来源】: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0,22(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政策获得感的内涵、分析框架与运用——以三台山德昂族乡实证分析为例


政策获得感分析框架

碎石,公因子,主成分法,公共因子


如表4所示,巴特利特检验显著(显著性Sig=0.000),KMO=0.823,大于0.5,说明本文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如表6和图2所示,本文按照主成分法将关于政策获得感的23个变量进行公因子提取,综合特征值、碎石图以及累计方差贡献率等因素,运用SPSS23.0提取前9个公共因子进行分析,累积解释变异量77.512%。2. 因子载荷与公因子命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代国家治理的良政基准与善治标尺——人民获得感的意蕴和量度[J]. 王浦劬,季程远.  中国行政管理. 2018(01)



本文编号:35929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5929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6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