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调适性治理及其特点:理论分析与个案检视

发布时间:2022-02-14 20:02
  目前,学术界往往将"软治理"与"硬治理"作为两种对立的治理模式来进行研究。实际上,"软治理"与"硬治理"不是二元对立的,社会治理从"软"到"硬"存在着自组织治理、调适性治理、引导性治理、强制性治理等多种形态。其中,调适性治理是政府主导下的群体关系调节模式,多采用情感联结、社会仲裁等工具,体现出情感型治理的特点。通过对西部一个少数民族县的调解团及其运行实践的分析,可以发现:调适性治理通过政府主导下的多方参与,可以真正形成共商共治的格局;调适性治理过程中"双法共用",既尊重国家法律法规,又尊重地方习惯和风俗,可以让民众在情感上更能接受。总的来看,调适性治理既可低成本地增强政府合法性,又可以促进社会不同群体的相互包容,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一种有效路径。 

【文章来源】:江汉论坛. 2020,(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软治理”“硬治理”与调适性治理
    (一)社会治理的“软”与“硬”
    (二)社会治理从“软”到“硬”的多种形态
    (三)调适性治理的内涵与特点
二、典型案例:GZ县调解团及其实践
    (一)调解团的成立与运作
    (二)一次成功的调解
三、调适性治理的个案检视
    (一)调适性治理是有着深厚社会基础的有效的治理路径
    (二)调适性治理实现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形成了共商共治格局
    (三)“双法共用”:既尊重国家法律法规,又尊重地方的习惯和风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与国家的“交集”:藏族地区集体经济的逻辑[J]. 李雪萍,陈艾.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2]惯习、秩序与生活理性:一个民族村庄的治理逻辑——基于西藏自治区江孜县A村的观察[J]. 赵普兵,刘义强.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3]乡村文化振兴:基层软治理与公共性建构的契合逻辑[J]. 严火其,刘畅.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4]多边联结带:甘孜藏区治理地位反思——基于“中间圈”解说[J]. 陈艾.  江汉论坛. 2018(11)
[5]压力型体制下基层政府的调适行动与社会治理的行政化[J]. 梁玉柱.  社会主义研究. 2018(04)
[6]基层社会治理的政社互动取向:共建、共治与共享[J]. 张国磊,张新文.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8(03)
[7]观察中国社会治理的理论视角及其超越[J]. 辛自强.  中州学刊. 2018(05)
[8]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中的引导性制度建设[J]. 靳利华.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8(02)
[9]城市社区柔性治理的人心濡化之道——基于上海市J区“客堂汇”的个案研究[J]. 陈保中,韩前广.  岭南学刊. 2018(02)
[10]区域软治理研究:以欧洲国家为例[J]. 崔钰,郭劲光.  宏观经济研究. 2018(01)

博士论文
[1]生态、权力与治理[D]. 路冠军.中国农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251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6251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6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