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协同治理视角下钦江流域水污染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02 16:02
  钦江是钦州市的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而钦州市又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钦江流域治理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近年来,钦江水质下降明显,流域环境呈恶化趋势,水污染形势十分严峻。钦州市各级政府虽然采取了积极的治理和防控措施,但是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效。当前仅凭政府之力已经难以解决钦江流域水污染治理问题,如何有效治理钦江流域水污染并能够使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团体、民众等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共同协作。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当前我国在流域水污染协同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而展开,通过引入钦江流域水污染协同治理的实例,分析当前流域水污染协同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借鉴国内外河流流域水污染协同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符合钦江实际的流域水污染协同治理路径。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协同治理的研究现状
        1.2.2 区域协同治理研究
        1.2.3 生态环境治理机制研究现状
        1.2.4 关于江河流域协同治理的实证研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流域水污染的概念和属性
        2.1.1 流域水污染的概念
        2.1.2 流域水污染问题的公共属性
    2.2 协同治理的内涵和特征
        2.2.1 协同治理的内涵
        2.2.2 协同治理的特征
    2.3 协同治理的理论渊源
        2.3.1 协同理论
        2.3.2 多中心治理理论
    2.4 流域水污染治理与协同治理治理的契合性
第三章 钦江流域水污染治理的现状及问题
    3.1 钦江流域水污染治理的现状
    3.2 钦江流域水污染治理的措施
    3.3 钦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
        3.3.1 政府主体内部没有形成协作合力
        3.3.2 流域水污染治理主体单一
        3.3.3 多元主体间协同治理机制不完善
    3.4 钦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困境成因分析
        3.4.1 主体间存在利益冲突,目标难以统一
        3.4.2 唯GDP的政绩考核体系导致发展观念偏差
        3.4.3 非政府主体缺乏参与流域水污染治理的有效途径
        3.4.4 信息不对称
        3.4.5 监督问责机制不健全
第四章 国内外流域水污染协同治理的经验和启示
    4.1 国外的经验和启示
        4.1.1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治理
        4.1.2 英国泰晤士河流域治理
    4.2 国内的经验和启示
        4.2.1 那考河治理
        4.2.2 洪泽湖治理
第五章 钦江流域水污染协同治理的对策建议
    5.1 构建府际协同机制
        5.1.1 设立独立的流域管理机构
        5.1.2 完善府际关系协调机制
        5.1.3 加强钦江流域整体规划
    5.2 畅通利益诉求表达渠道
        5.2.1 建立多元主体协商机制
        5.2.2 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参与
    5.3 建立利益协调机制
        5.3.1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5.3.2 强化税收调节机制,突出企业治理主体作用
        5.3.3 引入市场机制,拓宽污染治理资金来源渠道
    5.4 构建钦江流域水污染协同治理的保障机制
        5.4.1 制定跨区域环境合作地方性法规
        5.4.2 健全社会监督体系
        5.4.3 完善政府生态环境责任追究机制
    5.5 完善政府生态环境政绩考核评价机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中心协同治理何以重要——回归治理的本义[J]. 熊光清.  党政研究. 2018(05)
[2]协作治理:国内研究和域外进展综论[J]. 李婷婷.  社会主义研究. 2018(03)
[3]流域水污染的协作治理研究[J]. 刘美玲,石高平.  水利经济. 2018(02)
[4]美国流域水环境网络治理模式及启示[J]. 范仓海,蒋伟.  经济研究导刊. 2018(01)
[5]第三方治理:流域水环境合作共治的制度创新[J]. 吕志奎.  学术研究. 2017(12)
[6]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跨域协同治理:逻辑与进路[J]. 方堃,李晓园.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7]跨域协同治理:破解区域发展碎片化难题的有效路径[J]. 魏向前.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6(02)
[8]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研究——基于体制机制视角探讨[J]. 王喆,周凌一.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5(07)
[9]国家治理视野下省际流域生态补偿新思路——以皖、浙两省的新安江流域为例[J]. 杨爱平,杨和焰.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5(03)
[10]地方政府间跨区域合作治理的行政制度供给[J]. 方雷.  理论探讨. 2014(01)



本文编号:36546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6546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0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