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新时代表达
发布时间:2022-12-10 03:37
十九大以后,随着"互联网+"社会形态逐渐成型,我国正面临着一次新的民族融合阶段,这是继秦汉时期、元末明初、清末民初三次民族融合之后,又一次民族融合过程。在此过程中,研究合理且有效的民族表达模式,对社会的维稳和经济的发展有直接意义。本文认为,少数民族地区应从人才战略、区域营商战略、经济发展战略等方面,使本地经济生活体系得到全面升级,在发展上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标签,在战略上摆脱少数民族地区的标签,让少数民族地区逐渐向内地并轨,使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红利惠及全部少数民族居民,方可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在"互联网+"社会架构下的健康持续发展。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之前少数民族地区的表达
二、少数民族公民的目前生活状态
(一)少数民族的整体分布情况
(二)少数民族的区域分布情况
(三)少数民族的居住生活特征
三、少数民族表达的社会要素分析
(一)内部优势分析(S因子)
(二)内部劣势分析(W因子)
(三)外部机遇分析(O因子)
(四)外部挑战(T因子)
(五)SWOT矩阵的搭建
四、当前社会条件下的少数民族表达策略
(一)人才战略体系
(二)营商战略体系
(三)区域经济战略体系
五、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族区域自治与新中国对少数民族权利保护70年[J]. 常安.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9(05)
[2]专论当前我国陆地边疆治理的几个重要境内环境——兼论边疆民族地区良法善治的环境条件[J]. 吴云.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9(05)
[3]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科提出40年:回顾及思考[J]. 王文长,李育儒. 财经理论研究. 2019(05)
[4]云南少数民族民商习惯法律适用研究[J]. 胡兴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9(11)
[5]中国话语中“少数民族”概念的再界定——从国际人权法、国际刑法视角[J]. 方瑞安.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2019(06)
[6]我国消除民族歧视法治建设的成就与展望[J]. 张伟,孙圆圆.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20(01)
[7]边疆民族地区安全治理的法治思维探讨[J]. 宋才发.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本文编号:3715977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之前少数民族地区的表达
二、少数民族公民的目前生活状态
(一)少数民族的整体分布情况
(二)少数民族的区域分布情况
(三)少数民族的居住生活特征
三、少数民族表达的社会要素分析
(一)内部优势分析(S因子)
(二)内部劣势分析(W因子)
(三)外部机遇分析(O因子)
(四)外部挑战(T因子)
(五)SWOT矩阵的搭建
四、当前社会条件下的少数民族表达策略
(一)人才战略体系
(二)营商战略体系
(三)区域经济战略体系
五、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族区域自治与新中国对少数民族权利保护70年[J]. 常安.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9(05)
[2]专论当前我国陆地边疆治理的几个重要境内环境——兼论边疆民族地区良法善治的环境条件[J]. 吴云.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9(05)
[3]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科提出40年:回顾及思考[J]. 王文长,李育儒. 财经理论研究. 2019(05)
[4]云南少数民族民商习惯法律适用研究[J]. 胡兴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9(11)
[5]中国话语中“少数民族”概念的再界定——从国际人权法、国际刑法视角[J]. 方瑞安.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2019(06)
[6]我国消除民族歧视法治建设的成就与展望[J]. 张伟,孙圆圆.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20(01)
[7]边疆民族地区安全治理的法治思维探讨[J]. 宋才发.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本文编号:37159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715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