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策变迁的多源流分析 ——基于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经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8 19:06
我国正处于经济与社会的大转型阶段,社会的快速变化要求公共政策也随之调整,因此,有必要加强政策变迁的研究。多源流理论被认为是研究政策过程的重要理论之一,也是近来国外政策变迁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框架。本文通过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并基于中国的国情,对多源流理论进行修正,以建立一个更加符合我国政策变迁现实情况的多源流框架。然后,运用这一改进后的框架对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这一典型的中国政策变迁实践进行分析,考察这一政策变迁的过程,这同时也是对修正后的框架所做的检验。对框架的修正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对政策源流内部的概念变量进行扬弃,去掉了“未来约束条件的预期”这一概念变量,同时对约束性条件进行了丰富,并关注不同政策之间的竞争给政策变迁带来的影响;二是对政治流中的概念变量加以补充,增加部门利益概念变量与央地互动概念变量;三是突出政策企业家的地位,强调“高层驱动”因素对政策变迁的关键性作用。修改后的框架可以表述如下:问题流(由指标,焦点事件以及反馈构成),政策流(由政策方案,约束性条件以及政策竞争构成),与政治流(由政府换届、公众舆论、利益集团、中央与地方的互动以及部门利益构成),平时独立运行,在机...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问题提出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目标与内容
(四) 研究框架
(五) 研究方法
(六) 创新与不足
二、中国政策变迁研究的多源流框架
(一) 多源流理论的内涵
(二) 多源流理论的适用性
(三) 多源流框架的修正
三、土地宏观调控的多源流理论解析
(一) 土地宏观调控概述
(二) 土地宏观调控的问题源流
(三) 土地宏观调控的政策源流
(四) 土地宏观调控的政治源流
(五) 土地宏观调控的多源流耦合
四、结论与讨论
(一) 结论
(二)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价值共识、现状偏好与政策变迁——以中国卫生政策为例[J]. 吴文强,郭施宏. 公共管理学报. 2018(01)
[2]中国海洋环境治理政策的概览、变迁及演进趋势——基于1982—2015年161项政策文本的实证研究[J]. 许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01)
[3]理解政策变迁过程:三重路径的分析[J]. 骆苗,毛寿龙.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7(02)
[4]PPP政策变迁与政策学习模式:1980至2015年PPP中央政策文本分析[J]. 陈琤,李丹. 中国行政管理. 2017(02)
[5]我国民办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基于倡导联盟框架(ACF)的视角[J]. 赵利堂,谢长法. 教育发展研究. 2016(23)
[6]跨体制流动与政策创新:制度环境约束下政策企业家的身份选择——以西南省公益金融创新为例[J]. 周凌一,李朔严. 公共行政评论. 2016(05)
[7]“情境—表达—结局”框架下中国减排政策变迁与反思——以“五年规划”为线索的文本挖掘[J]. 张永宁,李辉,丛男,栾俊毓.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20)
[8]中国“央地互动型”决策过程研究——基于节能政策制定过程的分析[J]. 苏利阳,王毅. 公共管理学报. 2016(03)
[9]多源流视角下民族政策变迁理论分析框架研究——以台湾地区“原住民族”政策变迁为例[J]. 乌小花,周辉.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10]“异地高考”:倡议联盟框架视角下的政策变迁分析[J]. 范永茂. 中国行政管理. 2016(05)
本文编号:3722601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问题提出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目标与内容
(四) 研究框架
(五) 研究方法
(六) 创新与不足
二、中国政策变迁研究的多源流框架
(一) 多源流理论的内涵
(二) 多源流理论的适用性
(三) 多源流框架的修正
三、土地宏观调控的多源流理论解析
(一) 土地宏观调控概述
(二) 土地宏观调控的问题源流
(三) 土地宏观调控的政策源流
(四) 土地宏观调控的政治源流
(五) 土地宏观调控的多源流耦合
四、结论与讨论
(一) 结论
(二)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价值共识、现状偏好与政策变迁——以中国卫生政策为例[J]. 吴文强,郭施宏. 公共管理学报. 2018(01)
[2]中国海洋环境治理政策的概览、变迁及演进趋势——基于1982—2015年161项政策文本的实证研究[J]. 许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01)
[3]理解政策变迁过程:三重路径的分析[J]. 骆苗,毛寿龙.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7(02)
[4]PPP政策变迁与政策学习模式:1980至2015年PPP中央政策文本分析[J]. 陈琤,李丹. 中国行政管理. 2017(02)
[5]我国民办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基于倡导联盟框架(ACF)的视角[J]. 赵利堂,谢长法. 教育发展研究. 2016(23)
[6]跨体制流动与政策创新:制度环境约束下政策企业家的身份选择——以西南省公益金融创新为例[J]. 周凌一,李朔严. 公共行政评论. 2016(05)
[7]“情境—表达—结局”框架下中国减排政策变迁与反思——以“五年规划”为线索的文本挖掘[J]. 张永宁,李辉,丛男,栾俊毓.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20)
[8]中国“央地互动型”决策过程研究——基于节能政策制定过程的分析[J]. 苏利阳,王毅. 公共管理学报. 2016(03)
[9]多源流视角下民族政策变迁理论分析框架研究——以台湾地区“原住民族”政策变迁为例[J]. 乌小花,周辉.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10]“异地高考”:倡议联盟框架视角下的政策变迁分析[J]. 范永茂. 中国行政管理. 2016(05)
本文编号:37226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722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