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官的生成及治理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庸官的生成及治理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15年7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尸位素餐、无所作为是典型的吏治腐败”的论断,指出了治理为官不为的庸官现象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近年来,庸官治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从庸官产生过程总结归纳出庸官生成的逻辑机理,进而探讨庸官治理的措施。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和事实资料,运用和结合案例分析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展开对于选题的论述。本文分为导论和正文四章。导论部分介绍了学界对于庸官这个问题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本文的理论依据和方法。第一章介绍了童名谦这个庸官样本案例,阐释了庸官的涵义及其表现和危害。第二章分析了庸官生成过程,具体分析了庸官生成的三种动因:个体内在因素、体制诱因和环境塑造环节;研究了庸官生成的两个机制:个人因素与体制根源的契合、行政生态常规化与个体习以为常;总结了庸官生成的两个表现:庸官不绝、庸风不止。第三章介绍了国内外治理庸官的经验和启示。第四章从过程治理的角度提出了治理庸官的措施,要对内在驱动力进行正引导,使官员摆正为官的态度,增强工作素质并树立责任意识;要进行体制根源的诱导改革,引入竞争机制、确定绩效清单,厘清责任清单和能力清单,确定权力清单和能力清单;在环境重塑方面,需要努力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发挥民众的社会监督作用并加强媒体监督的力度,形成健康的行政生态。
【关键词】:公务员 庸官 治理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0.9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11
- 导论11-22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11-12
- (一) 研究目的11
- (二) 研究意义11-12
- 二、研究现状12-17
- (一) 国外研究综述12-13
- (二) 国内研究综述13-17
- 三、主要概念和理论依据17-19
- (一) 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17
- (二) 新公共管理的效率效能理论17
- (三) 新公共服务中的责任理论17-18
- (四) 里格斯的行政生态理论18
- (五) 彼得原理18-19
- (六) 帕金森定律19
- 四、主要内容和观点19-20
- (一) 主要内容19
- (二) 主要观点19-20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20
- (一) 研究思路20
- (二) 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20
- 六、创新与不足20-22
- (一) 创新20-21
- (二) 不足21-22
- 第一章 庸官的涵义及治理的必要性22-28
- 一、庸官的涵义22-26
- (一) 庸官样本童名谦22-23
- (二) 庸官的概念23-24
- (三) 庸官的表现及危害24-26
- 二、庸官治理的必要性和意义26-28
- (一) 庸官治理的必要性26
- (二) 庸官治理的意义26-28
- 第二章 庸官生成过程分析28-37
- 一、庸官生成的三种动因28-33
- (一) 庸官生成的个体内在因素28-30
- (二) 庸官生成的体制诱因30-32
- (三) 庸官生成的环境塑造环节32-33
- 二、庸官生成的两个机制33-35
- (一) 个人因素与体制根源的契合33-35
- (二) 行政生态常规化与个体习以为常35
- 三、庸官生成的两个表现35-37
- (一) 庸官不绝35
- (二) 庸风不止35-37
- 第三章 国内外治庸经验和启示37-42
- 一、国内经验37-39
- (一) 昆明干部作风受监督可举报37-38
- (二) 杭州干部绩效需规划可问责38
- (三) 地方性措施主打问责拳38-39
- 二、国外经验39-40
- 三、启示40-42
- 第四章 庸官生成过程的治理措施42-54
- 一、个体内在驱动力的矫正42-46
- (一) 端正服务态度42-43
- (二) 提高在岗工作素质43-45
- (三) 树立无功便是过思想45
- (四) 树立责任意识45-46
- 二、体制诱因的革除46-50
- (一) 发挥竞争机制作用46-47
- (二)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47-48
- (三) 厘清责任清单48-49
- (四) 确定权力清单和能力清单49-50
- 三、环境塑造环节的重置50-52
- (一) 形成好勤恶庸社会风气50-51
- (二) 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监督作用51
- (三) 发挥媒体监督作用51-52
- 四、个人因素与体制因素双因并进52-53
- 五、行政生态优化53-54
- 结语54-55
- 参考文献55-59
- 致谢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悦荣;;优化我国行政生态系统浅论[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戴维,刘佩锋;简析国际环境变迁对中国行政生态的影响[J];理论观察;2005年02期
3 姜迪;;求异的新公共管理本土化——基于我国行政生态的分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莫光财;张东豫;;缺失与斧正——从行政生态到生态行政[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2期
5 莫光财;张东豫;;缺失与斧正——从行政生态到生态行政[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莫光财;张东豫;;缺失与斧正:从行政生态到生态行政[J];当代社科视野;2008年03期
7 肖畅;;村民权利困境体现基层行政生态[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10年04期
8 安亮;;和谐社会视域下我国行政生态与行政系统的互动影响[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8期
9 肖畅;;“母老虎”被拘背后的基层行政生态[J];政府法制;2010年13期
10 庞超静;顾金喜;;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动因及其发展路径——以浙江为例[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建平;;行政生态·和谐行政·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行政生态视角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伟章;张洁芳;;电子政务行政生态与信息生态理论评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李志强;;公共服务创新与事业单位改革[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建国邋牧子;找准检验检疫文化与行政生态的契合点[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2 孙吉来 牛永念;邹城:优化“行政生态”催得花开万朵[N];济宁日报;2010年
3 罗招荣 张国华;乐安优化“行政生态”推进效能建设[N];抚州日报;2010年
4 通讯员 谢丽 记者 王富刚;单县优化“行政生态”推进效能改革[N];菏泽日报;2010年
5 范文;里格斯的行政生态思想[N];学习时报;2013年
6 范子军;老人背石修路能否倒逼行政生态改善?[N];中国绿色时报;2014年
7 彭兴庭;上百个法律为何管不住“事故频发”[N];中国保险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曾丹;改善行政生态 优化投资环境[N];贵州政协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国俊明;行政生态与我国公共管理制度创新[D];广东海洋大学;2011年
2 张嗣珉;庸官的生成及治理问题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3 赵蕖芳;我国行政生态系统的平衡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4 袁亚妮;西北地区行政生态与公共行政互动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林勇;转型时期东北地区行政生态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6 冷向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政府治理范式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霍秀红;和谐社会建设的行政生态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婷婷;大部制改革视域下综合执法的实践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9 王献科;公共管理视角下的知情权保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庸官的生成及治理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24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452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