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职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9 07:02

  本文关键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职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早期人类社会中,原始的劳动分工导致了简单的交换行为,信用也由此产生。在物物交换转化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后,信用在交易过程中作用变得更加重要。在市场经济中,信用已经成了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基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设,对成熟社会信用体系的需求已经十分迫切。然而当前我国社会的整体信用情况十分严峻,各领域失信现象屡见不鲜,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甚至对社会和谐稳定构成了一定威胁。可以说,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已经成为燃眉之急。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十分重要。然而现有研究多是围绕政府对社会信用体系的宏观设计展开的,较少有对政府角色和行为方式的细化分析。本文试图从政府职能履行的角度入手,对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构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和应履行的职责做出有益探讨。本文在对信用和社会信用体系进行理论解析的基础上,探索了信用概念的起源和发展,对几种主要的社会信用体系模式进行了比较。在论证政府参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基础上,指出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的过程中应该扮演使用者和推动者两种基本角色。当前我国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实际履行的职能主要包括建立公共信用信息数据库、推动信用中介机构发展、建设法律框架等方面,文章也尝试指出当前实践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在对政府角色定位和当前实践分析的基础上,从自身信用建设、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加强行业监管、完善法律制度和开展道德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政府职能履行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信用 社会信用体系 政府职能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0
【目录】:
  • 摘要4-5
  • Summary5-9
  • 第一章 绪论9-15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9-10
  • 一、 研究背景9
  • 二、 问题的提出9-10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一、 国外研究现状10
  • 二、 国内研究现状10-12
  •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12-14
  • 一、 研究框架与内容12-14
  • 二、 研究方法14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14-15
  • 第二章 社会信用体系的一般分析15-24
  • 第一节 信用的概念解析15-18
  • 一、 信用的概念15-16
  • 二、 信用的起源与发展16-17
  • 三、 信用的类别17-18
  • 第二节 社会信用体系理论的解析18-20
  • 一、 社会信用体系的含义18
  • 二、 社会信用体系的理论基础18-19
  • 三、 社会信用体系的基本结构19-20
  • 第三节 社会信用体系模式比较分析20-24
  • 一、 私营信用体系模式20-22
  • 二、 公营信用体系模式22
  • 三、 会员制模式22-24
  • 第三章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政府的角色定位24-31
  • 第一节 政府职能的理论解读24-27
  • 第二节 政府参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原因分析27-29
  • 一、 作为公共物品的信用信息供给27-28
  • 二、 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28
  • 三、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要求28-29
  • 第三节 我国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角色定位29-31
  • 一、 作为使用者的政府——信用应该成为创建合作治理机制的基础29-30
  • 二、 作为推动者的政府——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模式选择30-31
  • 第四章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中政府职能履行的实践分析31-37
  • 第一节 建立公共信用信息数据库,推进信用基础设施建设31-32
  • 一、 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31
  • 二、 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31-32
  • 第二节 推动信用中介机构发展,培育市场化力量32-33
  • 第三节 提供法律规制,规范信用行业运营33-34
  • 一、 个人征信系统法律法规建设33
  • 二、 企业征信系统法律法规建设33-34
  • 第四节 当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34-37
  • 一、 政府公信力的缺失34-35
  • 二、 征信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35
  • 三、 当前信用行业监管形式的不足35-37
  • 第五章 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政府职能履行的对策建议37-43
  • 第一节 提高政府信用,打造信用政府37-38
  • 一、 依法行政,实现对行政权力的有效制约37
  • 二、 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实现透明行政37-38
  • 三、 创建政府与公众的互动机制,建设服务政府38
  • 第二节 完善公共信用信息数据平台,推动信息共享38-39
  • 第三节 加强行业监管,促进信用行业的市场化运作39
  • 一、 创新信用行业监管方式,培育信用机构发展39
  • 二、 促进社会参与,发挥社会力量的监管作用39
  • 第四节 建立健全信用法律法规,完善征信法律框架39-41
  • 一、 建立健全信用法律制度39-40
  • 二、 完善征信法律制度40-41
  • 第五节 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开展伦理道德教育41-43
  • 一、 信用伦理道德的制度化——失信惩戒机制的建立41-42
  • 二、 开展信用伦理道德教育,营造社会诚信环境42-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7
  • 致谢47-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娜;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刻不容缓[J];理论前沿;2002年08期

2 黄贵芳;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J];发展论坛;2003年09期

3 刘毅,赖玉萍;对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构想[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3年03期

4 许跃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J];文明与宣传;2003年07期

5 祝福恩,钱海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继古借外[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02期

6 杨丽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J];理论界;2004年03期

7 赵玉玲,李祥印;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杜静平;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存在问题与对策[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省直分校学报;2004年03期

9 刘荣杰;信仰在构建社会信用体系中的作用[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12期

10 于天英;浅论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勇;;浅谈如何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A];诚信·维权论坛文集[C];2004年

2 张绍炎;;关于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几个基本问题[A];诚信·维权论坛文集[C];2004年

3 丁元元;;对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几点思考及看法[A];诚信·维权论坛文集[C];2004年

4 朱华清;;加强信用建设 促进社会和谐[A];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奋;徐晗;;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克义;;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社会公正秩序[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7 胡建阳;;辽宁省现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8 ;致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打造诚信和谐湖南——湖南省信用建设促进会向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献礼[A];湖南省社会科学学会2008年度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洪玫;;我国人才信用环境建设问题思考[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10 ;依法加大规范市场主体力度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依法维权[A];诚信·维权论坛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务院研究室“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基本框架研究”课题组;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2 记者 宋时飞;辽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初见成效[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3 作者系省科顾委财政金融组专家 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副行长 董桂芝;关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N];黑龙江经济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施琛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并非一日之功”[N];江苏法制报;2006年

5 记者  薛玉东 常炳章;我市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N];商丘日报;2006年

6 记者 解丽娜;政府推动 市场运作 社会参与 全面推进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N];青海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李莎莎;广西提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程规划和要求[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9年

8 记者 黄滢 实习生 张唤;我市发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100问[N];南宁日报;2009年

9 记者 温跃 朱锋;山东: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N];金融时报;2009年

10 全国政协副主席 民建中央第一副主席 张榕明;进一步认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紧迫性[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曾小平;美国社会信用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湘梅;我国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常志宇;关于建议增设投资诈骗罪的探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3 冯海平;张家港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4 杨曦茜;柳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5 赵璇;聊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6 曲婧;基于政府管理视角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年

7 颜洋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8 刘袁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9 于春梅;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陈明波;基于政府职能视角的湖南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职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17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4617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d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