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社区志愿者服务激励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连市社区志愿者服务激励对策研究
【摘要】:社区志愿者服务作为社会公共服务的一种特殊形式,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民众社会回馈意识日渐提高的今天,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社区志愿者立足于基层社区,服务内容贴近民众,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规范并发展社区志愿者服务,对加快我国社区服务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社会服务意识大有裨益。志愿者服务属自发的义务性服务,但建立科学、完备的志愿者激励机制是推动社区志愿者服务发展的关键。如何激励社区志愿者,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现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和社会管理学界关注的问题。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在东北地区处于前列,但社区志愿者服务建设较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还存在明显差距,尤其在激励机制方面,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大连市社区志愿者激励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将目前大连市社区志愿者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总结为政策法规保障缺位、活动资金支持匮乏、岗前教育培训工作不足、志愿者积极性不高等几个方面。针对上述问题,分析了其产生原因,在参考西方发达国家经验以及国内社区志愿者服务发展相对完善地区做法的基础上,从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两个方面提出加强政府扶持、提高志愿者思想认识等激励对策,旨在促进提升大连市社区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和质量,并为我国社区志愿者服务制度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连 社区志愿者服务 激励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2.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5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9-10
- 1.1.1 研究背景9
- 1.1.2 研究意义9-10
- 1.2 文献综述10-13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3-15
- 1.3.1 研究内容13-14
- 1.3.2 研究方法14-15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15-20
- 2.1 相关概念界定15-17
- 2.1.1 社区志愿者15
- 2.1.2 社区志愿者服务15-16
- 2.1.3 社区志愿者服务激励16-17
- 2.2 理论基础17-20
- 2.2.1 公民社会理论17-18
- 2.2.2 成就需要理论18-19
- 2.2.3 双因素理论19-20
- 第3章 大连市社区志愿者服务激励存在的问题及因素分析20-38
- 3.1 大连市社区志愿者激励现有政策与不足20-25
- 3.1.1 大连市社区志愿者激励政策与举措20-22
- 3.1.2 大连市社区志愿者激励政策存在的不足22-25
- 3.2 大连市社区志愿者服务激励问题调查与分析25-34
- 3.2.1 大连市社区志愿者服务问卷调查设计与发放26
- 3.2.2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26-29
- 3.2.3 社区志愿者个人一般需求分析29-34
- 3.2.4 问卷调查反映出来的激励不足问题34
- 3.3 大连市社区志愿者服务激励缺失的原因分析34-38
- 3.3.1 地方政府对社区志愿者缺乏科学管理35
- 3.3.2 志愿活动资金筹措能力不足35-36
- 3.3.3 民众志愿精神的培养被忽视36-37
- 3.3.4 对于社会志愿活动的宣传不到位37-38
- 第4章 国外及国内其他地区社区志愿者服务激励对策经验借鉴38-43
- 4.1 国外社区志愿者服务激励情况38-40
- 4.1.1 政府重视社区志愿服务工作38
- 4.1.2 注重志愿精神的培养和志愿品牌的宣传力度38-39
- 4.1.3 用激励政策保障志愿活动的顺利开展39
- 4.1.4 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志愿者活动经费充足39-40
- 4.2 国内其它地区社区志愿者服务激励情况40-43
- 4.2.1 北京市社区志愿服务激励经验40-41
- 4.2.2 上海市社区志愿服务激励特点41
- 4.2.3 对大连市社区志愿者服务发展的启示41-43
- 第5章 完善大连市社区志愿者服务激励对策建议43-49
- 5.1 加强社区志愿者外部激励43-46
- 5.1.1 健全法律法规的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43-44
- 5.1.2 注重社区志愿者的权益保障44-45
- 5.1.3 拓宽资金筹集渠道45
- 5.1.4 加强宣传报道提升公民参与意识45-46
- 5.2 加强社区志愿者内部激励46-49
- 5.2.1 构建激励社区志愿事业发展的系统培训体系46-47
- 5.2.2 明确志愿者个人需求动机47
- 5.2.3 注重精神层面的激励方式47-48
- 5.2.4 广泛深入地推广志愿服务文化48-49
- 结论49-50
- 参考文献50-53
- 附录A 大连市社区志愿者服务激励调查问卷53-55
- 致谢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春;;港台志愿者管理对大陆地区高校志愿者管理的启示[J];传承;2016年03期
2 巨东红;康凯;;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动机及行为分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3 王子鸣;管淑波;;大学生志愿者社区服务实践与基地共建的探讨[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年36期
4 纪天田;苏立宁;;我国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5 谢蓓;王希;;民族地区服务类社会组织介入社区服务问题探析——以南宁市新锦社区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5年06期
6 王静;;资源整合视角下的“社工+志愿者”联动模式研究——以广州市A社工机构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10期
7 孙文袭;;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研究——以温州市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8 李星乔;;青年志愿者行为动机及激励方式[J];学理论;2015年13期
9 刘秋丽;;当前社区志愿服务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社科纵横;2014年02期
10 邓思平;;论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薛石英;顾伯贤;俞志远;;社区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服务趋向多样[N];解放日报;2014年
2 李光明;陈丽平;;建立社区志愿者登记注册制度[N];法制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宏;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2 折文娟;北京市社区志愿者培训机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3 侯娟;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志愿者培育过程的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4 高蕾;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的激励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4年
5 应蒙蒙;温州市志愿服务现状及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6 李婧超;影响社区志愿者服务动机稳定性的政策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7 宋斐然;我国NGO志愿者激励问题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3年
8 邱立里;社区志愿者激励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9 马杰;促进绿色社区志愿者组织成长之路径与对策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10 聂秀莉;城市社区志愿者的动员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264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526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