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协商治理视野下的我国政府角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6 14:07

  本文关键词:协商治理视野下的我国政府角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协商治理 政府角色 职能转变 善治


【摘要】:随着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公共治理结构的变迁,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多元社会发展的需求,代表新型社会管理的协商治理理念逐渐凸显其互动合作的优势,成为民主的一种补充形式。协商治理理念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是治理理论与协商民主理论的升华与总结,对当代中国的政府治理有着重大的意义。协商治理有着培育公民精神、控制行政权力、增进社会和善和促进公平正义的价值诉求,政府运用协商治理理念进行社会管理是时代的期许。政府在协商治理中的理想定位需要理清政府的本质和角色价值,理顺政府与其他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真正实现从管制到治理、从专权到放权、从独断到协商、从维稳到善治。在协商治理模式下,政府与其他治理主体间的关系是沟通、合作的良性互动关系。对于如今的中国来说,协商治理在我国的发展仍将存在诸多困境,具体包括协商治理精神培育的长期性,多元治理主体的多元整合难题,协商治理运行的两难境地,协商治理的责任分担困难。在社会管理过程中,政府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政府角色定位不清也给协商治理的运行带来了相当的难度。政府的社会治理观念落后,政府的职能界定不清晰,政府缺乏有效的法律支撑,政府的合作治理缺乏健全机制。虽然政府与其他治理主体的合作不会一帆风顺,但是政府角色的改变有利于互动的继续前行,有助于提高社会管理效率,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目前,我国只存在少量试点性的协商治理实践,但是已经证明了协商治理是我国社会治理的必行之路。从政府角色角度来说,只有重塑政府治理理念,理性定位政府角色,变革政府职能方式,才能最终实现政府善治。
【关键词】:协商治理 政府角色 职能转变 善治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0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20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2-17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2-15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5-17
  • 1.3 论文的范围与结构安排17-18
  • 1.4 论文研究方法18-20
  • 第二章 协商治理理论解析20-30
  • 2.1 协商治理的基本内涵20-25
  • 2.1.1 协商含义的解析20
  • 2.1.2 治理的兴起与要义20-21
  • 2.1.3 协商与治理的耦接21-23
  • 2.1.4 协商治理的含义23-25
  • 2.2 协商治理的特征及价值25-28
  • 2.2.1 协商治理的特征25-26
  • 2.2.2 协商治理的价值诉求26-28
  • 2.3 协商治理对于当代中国政府治理的意义28-30
  • 第三章 协商治理对政府角色变化的现实诉求30-40
  • 3.1 协商治理中政府的本质30-32
  • 3.1.1 协商治理的必要性30
  • 3.1.2 政府与协商治理的耦合30-31
  • 3.1.3 协商治理中政府的角色特质31-32
  • 3.1.4 协商治理对政府改革的价值诉求32
  • 3.2 协商治理对政府角色的新要求32-35
  • 3.2.1 公共行政理念:从管制到治理33
  • 3.2.2 政府社会角色:从专权到放权33-34
  • 3.2.3 公共事务决策:从独断到协商34
  • 3.2.4 政府运行目标:从维稳到善治34-35
  • 3.3 政府与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35-40
  • 3.3.1 政府与党之间的关系36
  • 3.3.2 政府与企业及各种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36-37
  • 3.3.3 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37-38
  • 3.3.4 政府与公民和公民各种形式自组织之间的关系38-40
  • 第四章 协商治理在我国的现状、发展困境及政府角色归因40-48
  • 4.1 协商治理发展的现状评析40-42
  • 4.1.1 公共治理中我国政府角色分析40
  • 4.1.2 协商治理在我国的实践类型40-42
  • 4.1.3 协商治理从理论到现实的难题42
  • 4.2 协商治理在我国的发展困境42-44
  • 4.2.1 协商治理精神培育的长期性42-43
  • 4.2.2 多元治理主体的多元整合难题43
  • 4.2.3 协商治理运行的两难境地43-44
  • 4.2.4 协商治理的责任分担问题44
  • 4.3 协商治理发展困境的政府角色归因44-48
  • 4.3.1 政府的社会治理观念落后44-45
  • 4.3.2 政府的职能界定不清晰45
  • 4.3.3 政府缺乏有效的法律支撑45-46
  • 4.3.4 政府的合作治理缺乏健全机制46-48
  • 第五章 转变政府角色、推动协商治理发展的路径48-57
  • 5.1 重塑政府治理理念48-50
  • 5.1.1 树立协商治理的行政理念48
  • 5.1.2 树立权力共享的角色理念48-49
  • 5.1.3 树立共同参与的决策理念49
  • 5.1.4 树立协调善治的目标理念49-50
  • 5.2 促进政府内部能力提升50
  • 5.3 加快政府角色转型50-53
  • 5.3.1 政府是协商治理的引导者51
  • 5.3.2 政府是协商治理的协调者51-52
  • 5.3.3 政府是协商治理的服务者52
  • 5.3.4 政府是协商治理的维护者52-53
  • 5.4 构建协商合作的保障机制53-54
  • 5.4.1 加快多元治理的法律保障53
  • 5.4.2 健全协作共治的运行机制53-54
  • 5.5 变革政府职能方式54-57
  • 5.5.1 变革治理方式,加强宏观调控职能54
  • 5.5.2 转变行政重点,,强化公共服务职能54-55
  • 5.5.3 创新管理方式,形成协商治理职能55-57
  • 结语57-59
  • 致谢59-61
  • 参考文献61-65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发表学术论文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晓丽;;21世纪政府施政的十大理念[J];党政论坛;2006年02期

2 赵佳琛;关于“小政府”模式的几个问题[J];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3 王震,付荣云;政府权力优势与反腐败理念重塑[J];行政论坛;2000年04期

4 徐鸿武;;对政府职能的理性分析[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5 竹立家;政府的大与小[J];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11期

6 思佚;廉政政府:廉洁是重要的,“廉价”更重要[J];才智(人事人才);2004年05期

7 陈学军;服务型政府构建问题探讨[J];桂海论丛;2004年S2期

8 刘文俭 ,王振海;如何建设“效率政府”[J];电子政务;2004年04期

9 刘邦凡,罗白玲;试论政府电子治理[J];电子政务;2005年12期

10 刘邦凡;浅析政府管理中电子治理的重要作用[J];电子政务;2005年Z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燕芬;;公共管理的新视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几个问题[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黄明哲;;论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洪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政府:职能、行为与效率[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孙涛;;偏大抑或偏小:比较视野下的中国政府官员规模研究[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刘强;;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促进养老服务发展[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2007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7年

6 赵汝周;;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标准分析[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强;;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和实现路径[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陈尤文;;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政府领导力建构[A];政府管理体制创新:国际大都市区域发展战略——“国际大都市区域发展与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刘连印;;搞好发展改革工作 全面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A];服务型、责任型、法制型政府建设论文集(《吉林政报》2006·理论专刊)[C];2006年

10 王清;;论政党模式与政府创新的限度——一种比较分析的视角[A];政党关系与执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巩建华;建立服务型政府应树立九大理念[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2 巩建华;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理念[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3 陈雪莲 编译;全球政府创新的发展趋势[N];学习时报;2009年

4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唐任伍;感受政府效率情怀[N];中国教育报;2011年

5 ;提升政府效率仍然大有空间[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6 记者 王东亮;政府效率排名北京第二[N];北京日报;2012年

7 ;提升政府效率,先要补齐“短板”[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8 崔文官;审视巴西:需防范政治风险和政府效率[N];中国经营报;2013年

9 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 刘欣;有限型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N];哈尔滨日报;2007年

10 本版编辑邋韩国政府改革地方分权委员会委员长 金秉燮 韩国国家均衡发展委员会委员长 成炅隆;“参与政府”致力改革和均衡发展[N];人民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圣祺;治理理论视域下我国政府与大学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周建东;“公共性”视野下的政府信息公开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钟响;政府公民间沟通的信息成本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钱东平;论政府的德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贺巧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年

6 刘陆天;中国现代化中的政府与政治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陆为民;政府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王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体系构建与评测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吕纳;公共服务购买中的政府与社会组织互动关系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10 李丙红;省级政府人力规模差距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理霖;智慧城市政府治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2 李雪迪;我国住房保障中政府主体责任的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5年

3 项杰军;阳江市娱乐场所治安监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赵子龙;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尹陈鑫;S区政府招商引资行为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6 罗国强;地方构建法治政府的实践和思考[D];兰州大学;2015年

7 尹婷婷;德州市市民热线政府回应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8 王隽;鞍山市政府信息公开问题及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9 黄鑫;泛珠九省区政府竞争力比较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10 贺文英;新疆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264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5264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b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