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会治理路径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会治理路径研究
【摘要】:社会治理理念的提出,标志着我国政府的社会管理方式开始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同时也为社会组织等其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契机。反过来,社会组织能够在整合社会资源、缓解社会矛盾等领域发挥巨大作用,也缓解了政府在社会治理的压力,并能够弥补政府在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领域的不足。近年来,社会组织的活动范围已经深入到了卫生、教育、医疗、就业等多个领域,尤其在城市,在现阶段农村人口大量进入城市生活和工作的城镇化背景下,须积极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会治理。然而,在我国,由于长期实行行政一元化的社会管理模式,“强国家、弱社会”已经发展成了一种社会态势。虽然市场已经取代政府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政府也开始进行职能转变,将权力下放给社会,但民众依然无法摒弃“政府崇拜”的意识。另一方面,政府虽然不断推动“简政放权”政策地实施,但出于对自己绝对权威地位的考虑,始终对社会组织心存戒备。而社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自身制度建设不完善、资金来源少、社会公信力低等一系列问题。但随着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格局的逐渐形成以及2016年我国首部社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颁布,社会组织必将能以更好的姿态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文章的起点是政府对的社会组织发展及其作用的重视,从这个角度分析,社会组织必将在城市社会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文章开始,在对相关概念、理论和研究范围进行梳理后,着重介绍社会组织在城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以及社会组织参加城市社会治理的必要性。紧接着,通过对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会治理的进程以及我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的分析,剖析我国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会治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本文在借鉴国外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试图对我国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会治理的路径进行完善。
【关键词】:社会组织 社会治理 城市社会治理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0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20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11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1-17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17-19
- 四、研究过程中的主要难点19-20
- 第一章 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会治理的相关概念及理论20-29
- 第一节 社会组织及城市社会治理的界说20-25
- 一、社会组织的内涵20-21
- 二、城市社会治理的概念21-23
- 三、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会治理的必然性及其作用23-25
- 四、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会治理的范围25
- 第二节 相关理论25-28
- 一、多中心治理理论25-27
- 二、社会资本理论27-28
- 本章小结28-29
- 第二章 我国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会治理的现状29-38
- 第一节 发展历程回顾29-32
- 一、城市社会管理体制演进过程29-30
- 二、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会治理的发展历程30-32
- 第二节 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会治理面临的困境32-34
- 一、传统理念对社会组织的“捆绑”32-33
- 二、社会组织监管体制不健全33-34
- 三、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会治理的资源缺乏34
- 第三节 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会治理面临困境原因34-37
- 一、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会治理的现实基础薄弱35-36
- 二、缺乏保障社会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36-37
- 本章小结37-38
- 第三章 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会治理的经验与路径分析38-55
- 第一节 国外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会治理的模式及典型个案38-47
- 一、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会治理的模式38-41
- 二、个案研究——以美国为例41-45
- 三、经验借鉴45-47
- 第二节 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会治理的路径47-54
- 一、转变城市治理方式47-48
- 二、健全社会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48-50
- 三、改进社会组织内部管理制度50-52
- 四、丰富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会治理的渠道52-54
- 本章小结54-55
- 结论55-56
- 参考文献56-60
- 致谢60-6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警德;安许英;;政府管理创新行为的三个探析[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徐毅;论政府职能转变[J];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北京市“实践‘三个代表’优化发展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优化发展环境,政府管理创新”论坛纪要[J];前线;2003年05期
4 杨兴华;;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创造城市经济体制新优势[J];南方论刊;2003年02期
5 吴江;;政府管理创新五大变化[J];理论参考;2003年07期
6 ;关于征集中国(广东)政府管理创新国际研讨会论文的通知[J];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03期
7 窦立夫;论地方政府管理创新[J];群众;2005年08期
8 魏向前;;关于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的思考[J];社科纵横;2005年06期
9 李艳中;;社会和谐与政府管理创新[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10 李贵鲜;;以改革促发展 以创新求进步——在中国(广东)政府管理创新国际研讨会的讲话[J];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习彬;;深化改革与政府管理创新的系统思考[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吴汉军;;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政府管理创新[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杨国忠;;知识经济与政府管理创新引论[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0年年会暨“知识经济与政府管理”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李春德;;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建设和谐社会[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祖康;;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 突出政府管理创新的时代色彩[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6年
6 肖文涛;林辉;;绩效评估:当代政府管理创新的实践工具[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云甫;朱最新;;自主创新视域下政府管理创新的法律思考[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刘素仙;;治理理论与政府管理创新[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金凤花;金辉;全锦子;;提高政府管理创新能力的途径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10 徐敏;;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政府管理创新[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政府管理创新与构建和谐社会[N];学习时报;2005年
2 通讯员 伊始 记者 黄永礼;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提高机关行政效能[N];安徽日报;2006年
3 徐媛;全面推进政府管理创新[N];安庆日报;2006年
4 孙进;推进地方政府管理创新[N];辽宁日报;2007年
5 李嘉和 张霁星;组织开展政府管理创新研究[N];天津日报;2007年
6 张俊德;全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N];张掖日报;2007年
7 汕尾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刘祖建;浅谈政府管理创新的途径与目标[N];汕尾日报;2008年
8 市旅游局 陈斌;建设和谐社会中的政府管理创新[N];汕头日报;2008年
9 尹亚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快推进政府管理创新[N];河北日报;2008年
10 记者 袁东来 胡蕊蕊;我市加大政府管理创新力度[N];九江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扬;振兴东北与深化地方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2 刘先江;“国家与社会”视野中的政府管理社会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连志慧;论服务型政府的建构[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4 陆晶;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法治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高国伟;政府信息共享事务分析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刘中连;当代中国县级政府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7 傅耕石;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中国语境下的审视[D];吉林大学;2007年
8 张正岩;中国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董晓倩;论政府软执行力[D];吉林大学;2012年
10 申喜莲;政府绩效评估创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巩其庄;政府管理创新若干问题探讨[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2 金海滨;地方政府管理创新指向[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影;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4 韦红云;我国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财力保障路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李玲;我国县级政府管理创新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云南大学;2014年
6 边桂田;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政府管理创新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7 任钟民;W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8 陈松洲;广东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9 王煜珑;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10 赵丹;基层政府知识转移与共享问题的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479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547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