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东方之星”沉船事件中的媒介呈现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6 23:16

  本文关键词:“东方之星”沉船事件中的媒介呈现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媒体类别 报道主体 真实传播 善意传播 知识传播


【摘要】:在我国重大突发灾难性事件频发的大背景下,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备受关注和争议,所以研究媒体应急能力和报道水平很有启示意义。2015年6月1日晚,“东方之星”豪华邮轮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段翻沉,造成400多人伤亡,属于特别重大突发事件。这次沉船事故是对境内外媒体的速度与质量的一场考验,关乎着民心稳定、社会和谐和国家形象。沉船事故的相关报道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颇受国际新闻界好评,也没有出现大规模的网络谣言。“东方之星”长江沉船事件中的媒介呈现研究,概括总结媒体在沉船事故中的报道特色,发扬突发事件报道优点,充分发挥媒体功能,为以后的突发事件报道提供借鉴。本文运用分析归纳法、个案研究法和对比分析法。对已掌握的文献和资料仔细进行分析,并分类总结、归纳和综合。以“东方之星”长江沉船事件为案例,对相关报道予以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对比分析沉船事故救援期间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官方媒体和非官方媒体的报道内容,对比分析个别媒体的新浪官方微博@人民日报和@头条新闻的报道内容,用具体的数据、直观的图表,分析比较不同媒体的报道特色。通过对“东方之星”长江沉船事件中的媒介呈现研究,研究发现媒体报道有三个特色:从类别来看:全媒体的大事;从报道主体看:政府与民众兼顾;从学界理论看:传播学的反哺。这三个特色也是媒体报道所表现的优点,报道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关怀,践行了新闻界一直坚守的理念,良好充当了社会“精巧的稳定器”角色,有助于政府救援工作。
【关键词】:媒体类别 报道主体 真实传播 善意传播 知识传播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G21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一、绪论10-16
  • 1、研究目的与意义10-11
  • 2、国内外研究现状11-15
  • (1) 国内研究现状11-15
  • (2) 国外研究现状15
  • 3、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5-16
  • 二、从媒体类别看:全媒体的大事16-25
  • 1、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同频共振16-19
  • (1) 数据总瞰16-18
  • (2) 媒体细析18-19
  • 2、中央媒体与地方媒体齐头并进19-21
  • (1) 中央媒体高屋建瓴19-20
  • (2) 地方媒体积极响应20-21
  • 3、官方媒体与非官方媒体异曲同工21-25
  • (1) 官方和非官方媒体都姓党21-22
  • (2) “编码与解码”看异同22-25
  • 三、从报道主体看:政府与民众兼顾25-31
  • 1、“网民产生新闻”25-28
  • (1) 网民影响议程25-26
  • (2) 回应网民质疑26-28
  • 2、媒体聚焦民间救援28-31
  • (1) “黄丝带”成报道亮点28-29
  • (2) 救人英雄成报道热点29-31
  • 四、从学界理论看:传播学的反哺31-47
  • 1、真实传播31-38
  • (1) 舆论格局变化挑战真实性31-33
  • (2) 真实性的体现33-38
  • 2、善意传播38-43
  • (1) 报道形式中的人文关怀39-40
  • (2) 报道内容中的人文关怀40-43
  • 3、知识传播43-47
  • (1) 信息传播中的知识传播43-44
  • (2) 知识传播的体现44-47
  • 五、结论与展望47-48
  • 参考文献48-51
  • 致谢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郎爽;;灾难新闻的受众心理分析[J];新闻传播;2008年08期

2 唐远清;;汶川地震报道中的新闻伦理反思[J];当代传播;2008年04期



本文编号:5509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5509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5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