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公共行政学方法论流派——兼论公共行政学方法论的统一性和差异性问题

发布时间:2017-08-08 23:02

  本文关键词:公共行政学方法论流派——兼论公共行政学方法论的统一性和差异性问题


  更多相关文章: 知识类型 方法论 流派 公共行政学


【摘要】:公共行政学的历史也是公共行政学方法论流派不断诞生,各流派之间争论、互补和共同发展的历史。公共行政学曾因西蒙和沃尔多在方法论上的分歧而引发了公共行政学的身份危机、思想危机和认同危机。上述危机与学者们对公共行政知识和方法论的"多元化及其统一性"问题缺乏合理的回答紧密相关。如果从公共行政知识类型出发,将公共行政学方法论流派划分为实证主义方法论流派、技术设计方法论流派、评估研究方法论流派、诠释主义方法论流派、批判主义方法论流派,进而寻求这些方法论流派的统一性和差异性,可以发现一个更具一般性的公共行政研究方法论框架。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知识类型 方法论 流派 公共行政学
【基金】: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YETP097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4AZD022) 中央财经大学重大科研课题培育项目(2014)
【分类号】:D035
【正文快照】: _ S 接触过公共行政学的人可能会有这样一个直观感受:公共行政学的教学和研究是多样化的,有的学者擅长使用数据和定量模型,有的学者擅长使用案例和历史比较分析,有的学者擅长政治哲学的反思,有些的学者擅长从文化和心理的角度分析,还有些学者型官员则深谙政策分析之道。多样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梦中;美国公共行政学百年回顾(下)[J];中国行政管理;2000年06期

2 张桂英;;公共性为公共行政学之重建不可或缺的维度[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杨鹏亮;王维国;;论公共行政学的范式转型[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王建强;论公共行政学的范式转向[J];理论导刊;2005年04期

5 王维国;公共行政学发展理路之反思[J];榆林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马骏;;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反思:面对问题的勇气[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陈淑伟;;我国公共行政学的危机:概念矛盾与研究困境[J];兰州学刊;2007年06期

8 倪星;付景涛;;我国公共行政学教育模式反思[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赵书山;;公共行政学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J];孝感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王秋石;;《重视语言:公共行政学的叙述性基础》评述[J];公共行政评论;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骏;;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反思:面对问题的勇气[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齐明山;王资峰;胡于凝;;寻找公共行政学的使命[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丹婷;;真实的启迪:论质的研究及其在公共行政学中的应用[A];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研讨会论文[C];2009年

4 张劲松;尹婷婷;;论公共行政学教学法的改进与优化[A];全国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学术研讨会资料文集[C];2004年

5 张劲松;尹婷婷;;论公共行政学教学法的改进与优化[A];“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丹婷;;真实的启迪:论质的研究及其在公共行政学中的应用[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五辑2009)[C];2010年

7 樊清;;对公共行政学理论科学主义的批判性反思[A];2013年区域经济与河北沿海地区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陈辉;;中国公共行政学的范式研究[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m:;;公共行政学基础的公共产品理论:其与公共哲学思想共生关系的探讨[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马骏;於莉;;公共预算研究:中国政治学和公共行政学亟待加强的研究领域[A];呼吁公共预算:来自政治学、公共行政学的声音——第一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田玉海;《公共行政学》:为“公”行“政”[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2 马骏;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困境[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3 尚虎平 南京审计学院公共管理与绩效评估研究院;“双螺旋”演进与潮流G诞生:公共行政学的转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金太军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行政学的逻辑起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何艳玲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马骏与《公共行政评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何艳玲 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大变局时代的责任行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7 黄小勇;传统公共行政学中的管理传统[N];学习时报;2004年

8 仲崇盛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视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李虎群;“必也正名乎!”[N];学习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宋敏;新公共行政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王诗宗;治理理论及其中国适用性[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桂珍;我国公共行政学本土化的路径选择[D];中南大学;2012年

2 黄克宇;公共行政学视域中人性假设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推进对策[D];湘潭大学;2009年

3 周春晓;西蒙公共行政学方法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4 李代南;公共行政学范式的厘清与界定[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晓强;公共行政的人本向度[D];中共山东省委党校;2010年



本文编号:6423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6423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1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