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质量、社会网络与移民的社会融合——基于三峡库区的调查数据
本文关键词:就业质量、社会网络与移民的社会融合——基于三峡库区的调查数据
更多相关文章: 就业质量 社会网络 社会融合 移民 三峡库区
【摘要】:利用三峡库区582个移民户的调研数据,在探讨就业质量对移民社会融合影响的基础上,验证了社会网络的中介效应作用。结果显示:第一,工作生活满意度、社会保障、收入和福利、职业发展前景、社会网络与移民社会融合均呈现出显著正相关的特征;第二,社会网络在就业质量与移民社会融合两者之间发生部分中介效应作用。
【作者单位】: 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经贸系;
【关键词】: 就业质量 社会网络 社会融合 移民 三峡库区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1&ZD16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CJL03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开放课题(1556004;1456006)
【分类号】:D632.4;F249.27
【正文快照】: 2.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经贸系,重庆万州404155)1引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修建了8.6万余座的水库,繁衍至今移民人数已超过2500多万[1]。移民搬迁后,由于文化程度较低,缺乏就业技能,再加上搬迁后土地的减少等因素的制约,导致他们主要靠吃低保,在当地打零工或外出务工来维持生计,就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剑君;别了,三峡——三峡库区大移民纪实[J];老区建设;2002年05期
2 巴秋莲,林晖;培训是恢复移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手段[J];水利经济;2002年03期
3 李凌民;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移民的几点思考[J];青海学刊;2003年06期
4 唐阳昭;倒移民与顺移民相结合 提高小康建设效益[J];经济体制改革;2004年05期
5 杜富强;整村规模移民 整体推进 异地开发 是推动岷县移民工作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J];甘肃农业;2004年10期
6 张志辽;生态移民的缔约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8期
7 陈国阶;;我国生态移民的战略思考与建议[J];决策咨询通讯;2007年05期
8 ;科学编制移民项目规划 加快移民经济的发展[J];老区建设;2009年21期
9 官爱珍;;统筹城乡发展 创新移民工作[J];老区建设;2009年21期
10 施国庆;郑瑞强;;扶贫移民:一种扶贫工作新思路[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建荣;;宁夏生态移民回族聚居地区嵌入型自发移民社区比较研究[A];201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西部民族地区社会建设理论创新与政策设计论文集[C];2012年
2 李培林;王晓毅;;移民、扶贫与生态文明建设——宁夏生态移民调研报告[A];2013中国生态移民与区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梁福庆;;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库区生态移民思考及对策[A];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文祯中;于长立;;生态移民——解决民生与生态问题的双赢之路[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5 符谦;;加快移民区建设发展探讨[A];水库经济论文集(2005年)[C];2005年
6 王晓毅;;从摆动到流动:人口迁移过程中的适应[A];边疆发展中国论坛文集(2010)·发展理念卷[C];2010年
7 荀伏祥;;从实际出发 提高宁夏移民区科普水平[A];科普惠民 责任与担当——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郭华;盛国滨;;论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与可持续发展[A];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9 梅丹芬;;生态移民制度安排下的困境与出路[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10 薛云霄;信增标;;潘家口、大黑汀水库移民遗留问题成因及二次处理效果分析[A];水库经济论文集(2005年)[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任小昌;“五一”节 罗强赴宝电移民区慰问移民[N];广元日报;2008年
2 钟郁芬邋叶欣 杜君丽;五万移民安新家乐新业[N];丽水日报;2008年
3 郭岩邋实习生 白雯U,
本文编号:6462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646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