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因素理论视角下大连市社会组织员工工作满意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双因素理论视角下大连市社会组织员工工作满意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双因素理论 大连市 社会组织员工 工作满意度
【摘要】: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建设不足导致其无法承接好社会职能,不能为公众提供高质量、个性化、专业化公共服务,正日益成为制约其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组织人员匮乏、流失严重、结构不合理、专业素质不高是影响其自身建设的重要因素。因此,聚焦社会组织员工在工作中的心理状态及其工作环境,探索影响社会组织员工职业忠诚和工作状态的原因,探寻社会组织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管理策略,成为当前研究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建设的当务之急。本研究运用双因素理论和工作满意度研究理论来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了解大连市社会组织员工工作满意度现状,定位影响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得出以下调查结果:(1)社会组织员工工作满意度总体水平处在中等偏上,有较大提升空间和改进余地。在激励因素满意度方面,让社会组织员工感到满意和被激励的因素有:“成就”“认可”“工作本身”“责任”。尤其是在“认可”“责任”因素上,满意度较高,激励效果明显。但“发展前途”“晋升”因素统计分值偏低,激励效果不足。在保健因素满意度方面,让社会组织员工感到满意的保健因素有:“与同事的关系”“与下属的关系”“与上级的关系”“管理方式”“监督”“工作条件”“个人生活”“职务保障”。但“工资”“社会地位”因素统计分值最低,员工感到不满意,保健效果差。此外,政府扶持政策因素统计分值偏低,员工对政府采取的扶持政策措施感到不满意。(2)所在社会组织性质不同会导致员工在“工资”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入职原因不同会导致员工在“成就”“发展前途”“工资”“社会地位”四个因素的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3)双因素理论的启示:一是双因素理论的普适性;二是双因素理论的特殊性。基于以上调查结果,综合运用双因素理论、工作满意度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有针对性提出改善大连市社会组织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管理对策:一是要强化激励因素,提升社会组织员工工作满意度。重点要提供可持续职业发展路径、完善组织内部晋升渠道。二是要满足保健因素,有效减少社会组织员工不满意。重点要维护和谐组织氛围、改善社会组织员工工资待遇、提高社会组织员工社会地位、健全完善政府扶持政策。
【关键词】:双因素理论 大连市 社会组织员工 工作满意度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2.9;F272.9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20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9-11
- 1.1.1 选题背景9-10
- 1.1.2 研究目的10
- 1.1.3 研究意义10-11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1-16
- 1.2.1 双因素理论的发展及应用11-14
- 1.2.2 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研究进展14-16
- 1.3 研究内容16-17
- 1.3.1 相关概念16
- 1.3.2 研究对象16-17
- 1.3.3 研究目标17
- 1.3.4 研究内容17
- 1.4 研究方法17-20
- 1.4.1 文献研究、比较研究17-18
- 1.4.2 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统计分析18
- 1.4.3 技术路线18-20
- 2 大连市社会组织员工工作满意度调查研究设计20-27
- 2.1 调查问卷设计20-23
- 2.1.1 问卷编制20
- 2.1.2 问卷架构20-21
- 2.1.3 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21-23
- 2.2 研究实施程序23-25
- 2.2.1 半开放式调查23
- 2.2.2 预测问卷23
- 2.2.3 正式施测23-24
- 2.2.4 数据处理24
- 2.2.5 个别访谈24-25
- 2.3 研究对象分析25-27
- 2.3.1 选取的员工样本25
- 2.3.2 样本基本情况25-27
- 3 大连市社会组织员工工作满意度调查研究结果分析27-44
- 3.1 社会组织员工工作满意度现状分析27-35
- 3.1.1 社会组织员工工作满意度总体情况27-28
- 3.1.2 激励因素满意度现状分析28-30
- 3.1.3 保健因素满意度现状分析30-32
- 3.1.4 影响社会组织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关键因素32-35
- 3.2 个体变量在工作满意度各因素上的差异性分析35-41
- 3.2.1 研究说明35
- 3.2.2 差异性分析35-41
- 3.2.3 差异性调查结论41
- 3.3 总体结论41-44
- 3.3.1 总体现状41-42
- 3.3.2 差异性分析42-43
- 3.3.3 双因素理论的启示43-44
- 4 基于双因素理论的改善社会组织员工工作满意度管理对策44-57
- 4.1 强化激励因素:提升社会组织员工工作满意度44-49
- 4.1.1 提供可持续职业发展路径44-46
- 4.1.2 完善组织内部晋升通道46-49
- 4.2 满足保健因素:有效减少社会组织员工不满意49-57
- 4.2.1 维护和谐组织氛围49-50
- 4.2.2 改善社会组织员工工资待遇50-52
- 4.2.3 提高社会组织员工社会地位52-53
- 4.2.4 健全完善政府扶持政策53-57
- 结论57-58
- 参考文献58-61
- 附录A 大连市社会组织员工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61-64
- 致谢64-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谢西庆;;我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实证研究[J];岭南学刊;2011年03期
2 赵莉;;事业单位员工工作满意度调查及提高方法[J];商场现代化;2011年18期
3 孟祥菊;;事业单位员工工作满意度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玲;刘洪;;员工工作满意度研究综述[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林静;;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路红;凌文辁;;平感在破坏性领导与员工工作满意度之间的中介作用[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贾迎亚;;多维度领导-成员交换与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耀钦;如何识别知识管理“陷阱”[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曾承晓;石油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形成路径实证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2 占小军;服务员工工作满意度对服务质量的作用机理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帅梁;企业员工参与与员工工作满意度相关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郭耀华;G公司员工工作满意度实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3 凌志强;上级发展性反馈与员工工作满意度关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4 罗滨;长沙ZX公司员工工作满意度调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5 张嫱;A公司员工工作满意度及提升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6 余倩倩;领导—成员交换对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D];东南大学;2015年
7 张X;知识性员工工作满意度、主观幸福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6年
8 李琼飞;宁波高速一线员工工作满意度调查与提升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9 刘迎春;天津港D公司员工工作满意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10 阿旦杜雅(ALTANTUYA Batbold);蒙古国企业招聘与选拔模型的使用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941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694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