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公众与政府网络传播-回应的过程、策略与动因

发布时间:2017-08-27 04:31

  本文关键词:公众与政府网络传播-回应的过程、策略与动因


  更多相关文章: 传播-回应 过程 策略 公众 政府


【摘要】:纵观多年来我国网络空间的各类政治行动,公众与政府互动的一种主要形式为"传播-回应"。本研究基于政治过程理论与案例分析方法检视这一过程。公众综合使用机会-经验策略与联结-行动策略在网络空间向政府输入各类利益诉求,政府则使用决策-执行策略与媒体-公关策略多方面回应公众。促进这一过程形成的动因有二:满意度持续协商的存在使得公众与政府的"传播-回应"过程具有张力,反复的相互作用;结构适应性因素使得公众与政府的行动与正式制度、结构相协调。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传播-回应 过程 策略 公众 政府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网络政治传播机制、模式与治理策略研究”(14YJCZH064)
【分类号】:D630;G206
【正文快照】: 回顾我国公众与政府基于互联网空间进行政治互动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其中的主线是公众网络政治传播行动与政府网络回应行动持续的相互作用。公众利用互联网表达观点、传播信息、组织动员,使得利益申诉转化为社会舆情事件,将议题与意见输入政府,并监督政府的回应行动,这一路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匡文波;高岩;;网络发言人:“新瓶”别装“旧酒”[J];人民论坛;2009年23期

2 ;公众期待什么样的政府网络发言人[J];领导决策信息;2009年40期

3 曹劲松;;政府网络发言的信息保障[J];传媒观察;2011年04期

4 方延明;;政府网络运用的创新与深化——读曹劲松新著《政府网络传播》、《政府网络发言》[J];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5 鲁远;甘根华;龚齐珍;徐杰;;信息公开——化解政府网络危机的有效途径[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5期

6 张杰;;论政府网络传播的民主参与功能[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04期

7 付超;;政府网络发言人现象与政府回应能力研究[J];电子政务;2010年06期

8 ;2013年“政府网络与数据建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J];电子政务;2013年05期

9 杨威;;政府网络信息资源集成研究[J];商业经济;2013年14期

10 康虹;王敏;;从知识管理视觉整合政府网络信息资源的模型[J];情报杂志;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付银生;政府如何应对网络媒体[N];安阳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政府网络透明度 贵州排名全国第9位[N];法制生活报;2014年

3 王汉超 章炳捷;网络发言人如何“应考”[N];人民日报;2009年

4 通讯员 党凡;网络行政显实效[N];西安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广宇;地方政府网络理政的现代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韦媛媛;突发事件中政府网络话语权的建构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年

3 白露;政府网络回应的困境与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张宝如;基于传播机制的政府网络舆论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5 吴小国;微博时代政府网络舆论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6 顾品浩;基于综合档案馆视角的政府网络信息存档组织机制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7 付示威;提高辽宁省政府网络行政能力途径论析[D];东北大学;2011年

8 马玲;地方政府网络形象塑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9 栾颖;政府网络发言人制度的民主价值及路径选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于惠淑;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及作用[D];河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444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7444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2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