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市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鹰潭市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问题研究
【摘要】:鹰潭市高新区作为鹰潭市自主创新的高地,肩负着承接高端产业转移和打造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先行区的重任,在建设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历史机遇面前,高新区管委会进一步解放思想、突出重点、勇于创新、狠抓落实,力争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鹰潭市高新区自成立以来,与纵向比,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但是与国内发达地区的高新区相比,鹰潭市高新区在园区规模、企业总量、外资引进、创新能力上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在影响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各种难题中,行政管理体制问题是高新区建设与发展的基础性因素,如何创新高新区的体制管理模式,使其在二次创业中加快建设发展,增强高新区的体制、制度优势,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因此,鹰潭市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工作迫在眉睫,通过对园区管理模式的不断探索,用制度上的优势减少发展的束缚,努力创造优越的投资环境,提升综合竞争力,迅速抢占中部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提高鹰潭市高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以此促进鹰潭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提高鹰潭城市形象。论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及创新点与不足,阐述了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与理论意义。第二部分为相关理论,主要介绍高新区的概念,高新区的发展与演变及高新区的管理体制建设实践,为下面写作打下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行政体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总结除了鹰潭市高新区发展的基本情况,行政体制的构架及行政体制主要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为优秀高新区经验借鉴,论文选取了我们国家开发区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关村科技园、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和西安高新区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出对鹰潭市高新区具有借鉴性的经验。第五部分,论文结合鹰潭市高新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对策,为进一步发展高新区提供解决措施。第六部分为结论,主要对全文进行梳理,提出下一步工作任务。
【关键词】:鹰潭高新区 行政管理体制 组织创新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0
【目录】:
- 摘要9-10
- Abstract10-12
- 1. 绪论12-16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13
- 1.1.1 研究背景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2 研究综述13-14
- 1.2.1 国外研究综述13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3-14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4-15
- 1.4 创新点与不足15-16
- 2. 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相关理论基础16-18
- 2.1 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概念16
- 2.2 我国高新区发展的演变16
- 2.3 行政管理理论概述16-18
- 3. 鹰潭市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现状分析18-33
- 3.1 鹰潭市高新区基本概况18-20
- 3.2 鹰潭市高新区发展概况20-23
- 3.3 鹰潭市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现状23-27
- 3.3.1 内设机构与管理人员配备23-24
- 3.3.2 事业单位24-25
- 3.3.3 派出机构25-26
- 3.3.4 权力配置26-27
- 3.3.5 层级体系27
- 3.4 鹰潭市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27-31
- 3.4.1 行政审批流程不科学27-28
- 3.4.2 高新区行政职能分布不合理28
- 3.4.3 行政职能发挥受限28-29
- 3.4.4 行政机构设置机构臃肿29-30
- 3.4.5 内部行政效率不高30
- 3.4.6 基层单位事权与财权不匹配30
- 3.4.7 缺乏权力监督机制30-31
- 3.5 鹰潭市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问题的成因31-33
- 3.5.1 高新区行政定位模糊31-32
- 3.5.2 高新区行政职能分布不合理32
- 3.5.3 行政授权不明确32-33
- 4. 优秀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借鉴和启示33-36
- 4.1 中关村科技园33-34
- 4.1.1 中关村科技园简介33
- 4.1.2 中关村科技园发展对我国高新区发展启示33-34
- 4.2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34
- 4.2.1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简介34
- 4.2.2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对我国高新区发展启示34
- 4.3 西安高新区34-36
- 4.3.1 西安高新区简介34-35
- 4.3.2 西安高新区发展模式对我国高新区发展启示35-36
- 5. 鹰潭市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策建议36-46
- 5.1 以一级审批模式为目标,建立适合新区发展的行政审批模式36-37
- 5.1.1 审批权力下放36
- 5.1.2 整合审批职能,简化审批流程36-37
- 5.2 科学划分高新区行政职能,增强发展后劲37-38
- 5.2.1 制定适合高新区发展的相关政策37
- 5.2.2 完善职能体系37-38
- 5.3 改革管委会体制,调整行政职能38-39
- 5.3.1 落实用人自主权38
- 5.3.2 理清管委会下设部门之间的关系38-39
- 5.3.3 理清管委会、高校、科研单位以及园区企业之间的关系39
- 5.3.4 正确处理好高新区管委会与市政府之间的关系39
- 5.4 以公共服务为目的精简管理机构39-41
- 5.4.1 调整机构设置39-40
- 5.4.2 理顺龙岗片区运营模式40
- 5.4.3 精简管理机构40
- 5.4.4 完善利益补偿机制40-41
- 5.5 以提高行政效率为目标,提升管理水平41-42
- 5.5.1 建立现代化的服务理念41
- 5.5.2 优化绩效考核体系41-42
- 5.5.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42
- 5.6 完善财政体制,匹配基层单位事权与财权42-44
- 5.7 形成权力制约机制44-46
- 6.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50
- 致谢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岩;马一超;郝晓雅;;河北省工业园区管理体制问题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年08期
2 杨楠楠;;对创新兵团农十二师工业园区管理体制的一些认识[J];新疆农垦经济;2012年08期
3 赵永新;严婧;;开发区、工业园区行政管理体制探索与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经济视角(中旬);2012年05期
4 高远;;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聚集效应——访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袁晓玲教授[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2年01期
5 覃朝晖;;欧洲工业园区发展经验借鉴及启示[J];商业时代;2010年23期
6 陈敏;;谈工业园区财政管理体制的建设及管理对策[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06期
7 周素萍;;高科技中小企业集群生成机制研究——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例[J];现代管理科学;2010年04期
8 杨亚琴;;上海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的实践与探索[J];科学发展;2009年10期
9 张友玲;;浅谈体制创新对开发区的发展引领作用[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10期
10 周红;郭颖;李晓宇;;新加坡工业园区管理体系的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J];特区经济;2009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馨元;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体制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2 张书华;江北产业集中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3 周瑞芬;呼和浩特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4 张晨;工业园区模式扶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探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5 郭俊;上饶经济开发区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6 江伟斌;提升江西工业园区核心竞争力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7 许涵;江西虚拟工业园区构建与管理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8 周娟平;长沙市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9 张进成;湖南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发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10 刘岩;关于哈尔滨市属工业园区管理问题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585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85852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