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研究
本文关键词:沈阳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 生存公平
【摘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救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制度对于维护和保障生活在底层的公民可以享受正常的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仍有很多的贫困人口没有办法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温饱问题,所以利用政府的救助力量对其进行救助,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让那些有劳动能力的人可以通过劳动脱贫致富。建立农村低保制度被视为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一个热点命题,近年来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它的核心问题是测算合理的低保标准。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如果低保标准过高,就会出现“养懒汉”现象,增加财政支出,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如果低保标准过低,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不到保障,扩大了贫富差距,社会矛盾重生,不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持续增长,物价和消费水平也持续走高,所以十分必要调整低保标准。对于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整一直都是学术界关注的话题。本文立足于分析沈阳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低保人数及覆盖面、给付水平及满足程度和资金支出情况等现状,发现了沈阳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出现的核定忽略支出情况、给付水平不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给付水平与城镇差距较大和给付水平缺乏科学合理调整机制等现实问题,进一步剖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使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法对沈阳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测算,提出生存型、基本型和发展型三种低保标准,并对理论值和实际值差距进行绝对性和相对性比较,为政策调整提供理论依据。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准确界定低保对象、建立给付水平动态调整机制、增加保障资金投入与完善低保配套措施等建议,为建立沈阳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合理标准、促进其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和贫困群体生存发展需要提供理论与现实参考。
【关键词】: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 生存公平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2.1;D422.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绪论11-18
- 1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18-21
- 1.1 概念界定18-19
- 1.1.1 社会救助18
- 1.1.2 最低生活保障18-19
- 1.1.3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19
- 1.2 理论基础19-21
- 1.2.1 生存公平理论19-20
- 1.2.2 贫困陷阱理论20-21
- 2 沈阳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给付现状21-27
- 2.1 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及覆盖面21-23
- 2.1.1 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1-22
- 2.1.2 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22-23
- 2.2 最低生活保障给付水平及满足程度23-25
- 2.2.1 最低生活保障给付水平23-24
- 2.2.2 最低生活保障给付水平满足程度24-25
- 2.3 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支出25-27
- 2.3.1 城乡低保资金支出状况25-26
- 2.3.2 农村低保资金支出状况26-27
- 3 沈阳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给付存在问题及原因27-35
- 3.1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给付存在的问题27-31
- 3.1.1 核定忽略支出情况27
- 3.1.2 不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27-29
- 3.1.3 标准与城镇差距较大29-30
- 3.1.4 缺乏科学合理调整机制30-31
- 3.2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给付问题产生的原因31-35
- 3.2.1 农民收入难以准确核定31-32
- 3.2.2 低保线测算困难32
- 3.2.3 资金统筹渠道单一32-34
- 3.2.4 缺少科学的调整理论依据34-35
- 4 沈阳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测算35-48
- 4.1 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主要测算方法35-36
- 4.1.1 马丁法35
- 4.1.2 恩格尔系数法35-36
- 4.1.3 国际贫困标准36
- 4.1.4 扩展线性支出模型法36
- 4.2 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测算模型及指标选取36-39
- 4.2.1 模型选择36-38
- 4.2.2 指标选取38-39
- 4.3 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测算结果及比较39-44
- 4.3.1 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测算结果39-41
- 4.3.2 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测算值与现实值比较41-44
- 4.4 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财政负担能力44-48
- 4.4.1 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资金需求45
- 4.4.2 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财政支出45-48
- 5 结论及政策建议48-53
- 5.1 结论48
- 5.2 政策建议48-53
- 5.2.1 准确界定低保对象48-49
- 5.2.2 建立动态给付水平调整机制49-50
- 5.2.3 增加保障资金投入50-51
- 5.2.4 完善低保配套措施51-53
- 参考文献53-57
- 致谢57-5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扬;关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思考[J];计划与市场;2001年02期
2 ;36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一览[J];领导决策信息;2001年19期
3 郭海清;关于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思考[J];理论前沿;2002年16期
4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问答?[J];浙江财税与会计;2002年02期
5 周浩杰,李交;健全与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J];岳阳职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6 张国云;;最低生活保障:给农民编织安全网[J];北京观察;2002年02期
7 夏彩霞 ,刘爱军;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发放中的问题应引起重视[J];中国监察;2004年06期
8 杨烨;努力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J];学习导报;2005年08期
9 张琪;成志刚;;论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构建[J];学习论坛;2007年01期
10 梁润冰;;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体系构建探析[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争;冯中朝;;对新形势下构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思考[A];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分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张奇林;;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述评[A];社会保障问题研究[C];2000年
3 孙鑫;;西部地区最低生活保障的城乡统筹分析[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周腊梅;赵栋昌;;对贵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思考[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郑毅敏;;中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使用问题研究[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04年学术年会“资本论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6 童万亨;;促进城乡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福建省全面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调查与思考[A];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童万亨;;福建省全面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调查与思考[A];农村养老保障专集——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八)[C];2005年
8 肖芝泉;赵敏;;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来自湖南省的调研[A];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胡芳肖;熊欣;;完善西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筹集方式探析[A];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江楠;;完善贵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策思考[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吴梅 通讯员 蒋麟祥;广西启动农村特困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试点工作[N];广西日报;2006年
2 记者 韦轶柳 实习生 吴李峗;我区全面建立农村特困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N];广西日报;2007年
3 ;海南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N];海南日报;2006年
4 记者 肖敏;贵州开展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督查[N];经济信息时报;2007年
5 记者 王小普;未来5年 最低生活保障惠及13万人[N];眉山日报;2007年
6 段文婷 邋张仲全;昆明建立农村特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N];农民日报;2007年
7 胡星;西藏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N];人民日报;2007年
8 王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需要走出救济局限[N];上海证券报;2006年
9 杨丽萍;我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到361元[N];深圳特区报;2006年
10 ;重庆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N];重庆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符华平;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2 谢东梅;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分配效果与瞄准效率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3 张乃亭;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王红兵;我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惠东;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探[D];山东大学;2008年
2 彭洪洋;西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建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3 周恩武;农民视角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春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立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5 张娜;城乡统筹视角下甘肃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王占军;陕西省城市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现状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7 李亮;拓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筹资渠道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8 张丽;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公正问题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郭勤英;完善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10 顾娜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586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858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