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上海股市反转效应存在性的检验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0-08-24 11:31
【摘要】: 金融市场是否有效一直备受金融学研究的关注,它涉及到资产价格是否能无偏地反映证券信息以及投资者是否理性等问题。然而在最近的20余年间,与现代金融理论相异的实证证据不断涌现,研究者们发现现代金融理论和模型在有些方面难以解释证券市场上的一些异象。过度反应现象(反转效应)就是其中之一,它不仅影响到投资者的决策行为,而且还关系到金融市场是否有效的问题。因此,其作为当前金融理论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受到广泛的重视。 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外学者对各国金融市场上反转效应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反转效应的常用方法,并综述了一些学者对研究方法的批评,详细比较了累计超额收益方法(CAR方法)和买入并持有方法(BH方法)的区别和对结果的影响。由于使用的研究方法本身可能造成对反转效应估计结果的偏差,本文接下来使用累计超额收益方法(CAR方法)和买入并持有方法(BH方法)对上海股票市场1995-2007年是否存在反转效应进行研究,并对二者结果进行比较。随后,在BH方法的基础上,改变赢家/输家组合中的股票数目、改变形成期结束的月份,研究对估计结果的影响。接着,剔除2007年的样本,考察估计结果的变化。最后,选取子区间,模拟使用反转策略,观察该策略的效果。 结果表明,上海股市在长期中存在的反转效应并没有之前研究报告的那么显著,后者可能是由于估计方法本身的问题造成;同时,形成期结束的时点也对检验结果有不小的影响。在上海股市使用反转策略,可能无法保证一定获得超额利润。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224;F832.51
【图文】:

样本股,当期,股票,输家


图1120只股票占当期样本股票的比例用这种方法选出的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是在形成期表现最极端的股票,平均累积超额收益情况与10%的方法相比,赢家组合更大,输家组合更小。赢家组合在形成期的平均累积超额收益为172.65%,输家组合为一“.42%,二者之差(输家组合的收益减去赢家组合的收益)为一239.07%。0OC

本文编号:28024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8024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8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