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及动因分析

发布时间:2020-08-27 15:47
【摘要】: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认为,为了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公司应遵循从内部到外部的融资路线。由于负债具有一定的税收规避效应,增加负债可以有效地提升股东价值,因此当公司进行外部融资的时候应首先考虑负债融资,然后才是股权融资,但中国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定量地研究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过程中的融资融资行为选择,并深入分析存在这种现象背后的深刻原因,针对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首先,本文在Myers融资优序模型(pecking order Model)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加以修正,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系统地对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过程中融资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表明中国上市公司融资顺序与Myers优序融资理论(pecking order theory)相反,存在着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接着分析了对比了股权融资前后经营业绩的变化状况,其变化表明股权再融资后经营业绩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 其次,分别从资金需求的动机、中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结构特征、制度因素及资本市场现状等方面剖析了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最后以企业价值最大化、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832.51;F224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蓝明;我国上市公司负债融资方式选择的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062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8062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9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