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三板市场引入转板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8 00:06
本文关键词:我国新三板市场引入转板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成熟的资本市场能够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判断资本市场是否成熟与其是否具有多层次、全方位的结构休戚相关。转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能够满足不同类型企业融资需求,对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和繁荣有重大意义,并能促进平等、效率、秩序等法律价值的实现。转板制度虽然在我国尚未建立,但是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资本市场上已经是成熟的实践并取得相应的发展。 新三板市场是专门为国家级高科技科技园区非上市公司有序流动而提供的一个交易平台,引入转板制度能够为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将来直接向创业板、中小企业板或主板上市提供便利,对新三板市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考察国外三板市场转板制度的基础上,关注转板的条件、流程和监管制度,结合我国新三板市场的发展现状,通过引入转板制度,明晰我国新三板市场转板法律制度规则,防范这一过程中伴随的风险,保障和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第一章对转板制度进行基本分析。明晰转板的含义,提出转板是市场主体在交易过程中因条件变化而进行平台的选择和调整,能够在各层次板块之间双向移动。从不同角度来划分转板的类型,分为升板和降板,,主动和被动转板。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论述转板制度的作用,对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影响。 第二章是对新三板市场实行转板制度进行必要性论证。通过对我国资本市场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指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结构性缺陷,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市场也有待发展,场外市场框架更须进一步予以明确以及新三板市场的功能困境。提出在现有条件下,转板的推出要循序渐进,不能够一蹴而就。 第三章对境外成熟资本市场国家和地区进行转板制度的考察借鉴。主要从升板制度、降板制度和监管制度三个制度层面对英美等国相关制度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我国新三板制度完善应从构建并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这一定位出发,借鉴国际实践经验和制度安排,以兼顾公平和效率,妥善解决新三板市场引入转板制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四章对我国新三板市场引入转板制度提出建议。通过对实质意义上与转板相关的现行市场制度规范进行梳理,反思现实层面、立法层面、制度层面的问题,提出在遵循一定法律原则的基础上,先试行“绿色转板通道”,再实行终极转板制度,并完善转板的法律监管。
【关键词】:新三板 转板制度 多层次资本市场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832.51;D922.28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导言10-14
- 第一章 转板制度的基本分析14-19
- 第一节 转板制度含义与类型14-16
- 一、 转板制度含义14-15
- 二、 转板制度类型15-16
- 第二节 转板制度的作用16-19
- 一、 宏观层面16-17
- 二、 微观层面17-19
- 第二章 新三板市场实行转板制度的必要性19-28
- 第一节 新三板市场概述19-23
- 一、 新三板市场的含义和作用19-21
- 二、 新三板市场的性质和功能定位21-23
- 第二节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及问题分析23-26
- 一、 我国资本市场现状23-25
- 二、 新三板市场“转板制度”问题分析25-26
- 第三节 我国实行转板制度的条件分析26-28
- 第三章 境外转板法律制度之比较分析28-37
- 第一节 升板制度28-31
- 一、 美国 OTCBB 市场28-29
- 二、 英国 PLUS 市场29-30
- 三、 日本 JASDAQ 市场30
- 四、 台湾兴柜市场30-31
- 第二节 降板制度31-33
- 一、 降板标准31-32
- 二、 降板程序32-33
- 第三节 监管制度33-34
- 一、 美国 OTCBB 市场33-34
- 二、 英国 PLUS 市场34
- 第四节 境外国家和地区三板市场转板制度之借鉴34-37
- 一、 制度差异性分析34-36
- 二、 借鉴意义36-37
- 第四章 完善我国新三板市场及引进转板制度的思考与建议37-51
- 第一节 现行三板市场转板制度反思37-44
- 一、 我国三板市场现行转板制度概况37-41
- 二、 三板市场转板现实层面的缺陷41-43
- 三、 三板市场转板立法层面的缺失43-44
- 四、 三板市场转板法律制度层面的缺位44
- 第二节 完善转板法律制度的建议44-51
- 一、 遵循的法律原则44-45
- 二、 建设“绿色转板通道”45-47
- 三、 终极转板的路径选择与法律制度设计47-50
- 四、 转板的法律监管50-51
- 结语51-52
- 参考文献52-57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7-58
- 后记58-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露;;中国资本市场的层次构建与转板制度——基于分离均衡模型的研究[J];上海金融;2008年09期
2 潘玉军;;我国新三板转板机制及对国际经验的借鉴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1年S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沈成燕;我国证券市场转板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谷永亮;我国新三板市场法律制度[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3 万金波;美国场外证券市场法律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厦门大学;2006年
4 陈弘;我国三板市场法律制度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新三板市场引入转板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47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74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