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融资约束和现金股利 ——基于融资约束中介效应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5-07-05 10:43
即使是在西方成熟的资本市场的发展过程中,现金股利政策也是一直困扰着实务界及学术界的一大问题。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现阶段,对于现金股利政策的研究主要还是在参考西方成熟的资本市场的基础上,结合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特点展开。我国从20世纪初陆续提出了一系列现金股利相关的改善措施以保护投资者利益,解决现金股利发放异常等问题。随着政策的稳步实施,我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状况得到不断改善,但对于现金股利“分配意愿及水平低下,持续性差”等特点仍一直饱受诟病,“股利消失”现象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关键。本文基于此,尝试从不同研究路径分析影响企业制定现金股利政策的因素。首先,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回顾整理国内外关于现金股利政策、内部控制质量与现金股利以及内部控制与融资约束方面的文献。一方面,以结果模型为分析基础,发现内部控制质量与现金股利政策联系密切,内部控制质量的好坏,会影响到企业的现金股利发放水平;另一方面,内部控制质量会影响到企业融资约束这一中介,进而影响到现金股利的发放意愿及水平。其次,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内部控制质量越高,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意愿越强烈,派发水平越高;内部控制质量也会显著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写作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及写作框架
1.5 本文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现金股利文献综述
2.2 内部控制与现金股利文献综述——基于结果模型的研究
2.3 内部控制与融资约束文献综述
2.4 文献评述
3 理论基础
3.1 现金股利相关理论
3.1.1 股利信号传递理论
3.1.2 迎合理论
3.1.3 代理理论
3.2 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3.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3.3 融资约束相关理论
3.3.1 优序融资理论
4 研究假设与实验设计
4.1 研究假设
4.1.1 内部控制与现金股利——基于结果模型
4.1.2 内部控制质量与融资约束
4.1.3 内部控制、融资约束与现金股利
4.2 数据处理与模型构造
4.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2.2 变量定义与模型设计
4.2.3 模型构造
5 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
5.2 相关性分析
5.3 回归结果与分析
5.3.1 内部控制质量与现金股利回归结果的分析
5.3.2 内部控制质量与融资约束的回归结果分析
5.3.3 内部控制质量、融资约束与现金股利政策的回归结果分析
5.4 按产权性质分组研究
5.5 稳健性检验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与研究局限
6.2.1 政策建议
6.2.2 研究局限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4055975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写作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及写作框架
1.5 本文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现金股利文献综述
2.2 内部控制与现金股利文献综述——基于结果模型的研究
2.3 内部控制与融资约束文献综述
2.4 文献评述
3 理论基础
3.1 现金股利相关理论
3.1.1 股利信号传递理论
3.1.2 迎合理论
3.1.3 代理理论
3.2 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3.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3.3 融资约束相关理论
3.3.1 优序融资理论
4 研究假设与实验设计
4.1 研究假设
4.1.1 内部控制与现金股利——基于结果模型
4.1.2 内部控制质量与融资约束
4.1.3 内部控制、融资约束与现金股利
4.2 数据处理与模型构造
4.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2.2 变量定义与模型设计
4.2.3 模型构造
5 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
5.2 相关性分析
5.3 回归结果与分析
5.3.1 内部控制质量与现金股利回归结果的分析
5.3.2 内部控制质量与融资约束的回归结果分析
5.3.3 内部控制质量、融资约束与现金股利政策的回归结果分析
5.4 按产权性质分组研究
5.5 稳健性检验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与研究局限
6.2.1 政策建议
6.2.2 研究局限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40559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4055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