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报人、传统文人双重身份对张恨水及其创作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0-22 20:10
本文关键词:论现代报人、传统文人双重身份对张恨水及其创作的影响
【摘要】:张恨水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通俗文学大师,一生创作中,仅中长篇小说就有100多部问世。老舍先生称他为“国内唯一的妇孺皆知的作家”,可见其作品的流传之广、影响之深。但由于时代历史的原因和意识形态因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的重要性和独特性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尽管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开始重新审视张恨水,关于张恨水的研究也在不断升温且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还需拓宽视野、更新思路,进一步深化研究。本文从张恨水“现代报人”与“传统文人”的双重身份的视角,结合文学理论与传播学理论,通过文本细读及对比研究,深入发掘双重身份对其创作的影响。全文共分为三章,分别为传统文人与现代报人的双重身份、双重身份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及创作的创新与局限。第一章的第一、二节分别从张恨水的“传统文人”、“现代报人”两种身份入手,对传统文人的情怀及现代报人的角色对于张恨水人生轨迹、创作踪迹的影响进行了梳理论证。并在第三节中,对双重身份在张恨水身上的调适和统一进行了探寻论证。第二章围绕张恨水的小说创作,通过文本分析,论述了双重身份对张恨水小说创作在题材选择、人物设置、语言风格、文本内涵等四个方面的具体影响。第三章则在前面两章的基础之上,分析肯定了其报人话小说创作的创新,也指出了其创作的缺憾与不足。
【关键词】:张恨水 现代报人 传统文人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1
- 第一章 传统文人与现代报人的双重身份11-24
- 第一节 传统文人的情怀11-15
- 第二节 现代报人的角色15-21
- 第三节 双重身份的相互调适与统一21-24
- 第二章 双重身份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24-44
- 第一节 题材选择与加工25-29
- 第二节 人物形象的设置29-33
- 第三节 兼容的语言风格33-38
- 第四节 小说文本的内涵38-44
- 第三章 张恨水小说创作的创新与局限44-51
- 第一节 创新44-47
- 第二节 局限47-51
- 结语51-52
- 参考文献52-56
- 后记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谢庆立;;19世纪中国报业与新型知识分子[J];中国文化研究;2013年01期
2 徐辉;;当代山水画对传统文人色彩语言的继承与转换[J];大众文艺;2011年15期
3 裘玲玲;;中国传统文人的秦淮情怀[J];文教资料;2008年15期
4 王小胜;;写实主义在中国的早期影响力为何湮灭了?[J];当代艺术;2007年01期
5 牛丽;;从饮酒看郁达夫的传统文人风度[J];大家;2010年16期
6 吴合娜;;试论谢灵运的悲剧命运[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琪;;中国文人的理想人格与中国山水艺术的发展[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洁;论现代报人、传统文人双重身份对张恨水及其创作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2 李兵;世俗社会的传统文人——民国时期范烟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798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079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