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论蒋韵的诗意性写作

发布时间:2017-10-26 02:40

  本文关键词:论蒋韵的诗意性写作


  更多相关文章: 蒋韵小说 诗意性 主题 叙述艺术


【摘要】: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诗意和浪漫正慢慢远离我们,但“诗意地栖居”依然是人们内心所追求的。在中国文学发展中,诗意性的写作方式也是众多作家不断追随的。山西女作家蒋韵也不例外,作为一个敏感、细腻的女性作家,蒋韵的写作具有较强的诗意性。创作三十多年,蒋韵拥有三百多万字的作品。众所周知,文学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正是文学的多元化才使得文学更加繁荣。在文学创作日益浮躁的今天,蒋韵的诗意性写作,更值得研究。本文选取蒋韵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蒋韵小说进行全面的研究,对蒋韵的诗意性写作作一个系统的研究。通过分析蒋韵作品的主题思想、诗意性的艺术特色来展现其诗意性的写作价值。本文主要由引言、主体、结语三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主要介绍蒋韵小说的诗意性的整体特点,以及评论界关于其作品诗意性的研究现状,并指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意义。主体部分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用两节来论述蒋韵的诗意性写作总体特点及写作缘起。第一节对与蒋韵的诗意性写作相关的中外“诗化小说”的发展及特点进行了简单的梳理,比较了蒋韵的诗意性写作与“诗化小说”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并对本文所论述的蒋韵的诗意性写作进行了一个简单界定。第二节重点探究蒋韵诗意性写作的缘起,指出蒋韵的诗意性写作与其人生经历、阅读偏爱和诗意的人生追求有重要的联系。本节主要写蒋韵的人生经历对其诗意性写作的影响。童年时代远离故土来到异乡的经历,少女时代经历文革的十年浩劫的经历,八十年代身为大学生的蒋韵拥有浪漫诗意的青春记忆。而九十年代市场经济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冲击,诗意逐渐消失,这些时代变化对蒋韵的诗意性写作也有一定的影响。这四个阶段的人生经历影响蒋韵诗意性写作。第二小节是论述文学对蒋韵的熏陶和蒋韵个人的阅读偏爱与其诗意性写作的联系,蒋韵挚爱浪漫忧郁的俄罗斯文学和中国古代的经典著作如《红楼梦》等。第三小节主要写蒋韵的人生追求与诗意性写作的联系,蒋韵是个崇尚诗意、浪漫的女性作家,对人生的诗意追求也影响了其写作风格。第二章主要用三节来论述蒋韵小说主题的诗意性,第一节主要论述蒋韵小说中对精神故乡的追寻与幻灭。小说中的人物回望故乡却发现故乡是回不去的;当寄情他乡时又发现他乡更是进不去的;而探寻民俗,却也是发现曾经诗意的民俗风情也是留不住的。三个小节是并列的也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第二节主要论述蒋韵对情感的诗意书写。蒋韵小说对诗意爱情的建构和解构,对温情博爱世界的书写,都表现出蒋韵对诗意的人类情感的追寻。第三节主要论述蒋韵对死亡的诗意性书写。其中第一小节主要论述蒋韵的死亡观,蒋韵认为死是生的另一面。第二小节主要论述了蒋韵作品中的不同的死亡姿态。第三章主要用三节来论述蒋韵的叙述艺术。第一节主要论述小说的叙述视角,儿童视角和古典女性视角是蒋韵小说的主要叙述视角。古典女性的细腻,儿童的纯净都是蒋韵小说诗意性的叙述艺术。第二节主要论述蒋韵小说的叙述结构,小说的对称结构、圆形结构都具有一定的诗意性,同时这一节也指出蒋韵叙述结构的一些不足,比如结构过于松散,拖沓,削弱了文本的精致度。第三节主要论述蒋韵小说的语言和意象的诗意性,富有音乐美和色彩美的诗化的语言,以及诗化的意象。这些也是是蒋韵小说最具魅力的几个方面。结语部分主要总结蒋韵诗意性写作的总体特点以及文学意义。最后依笔者个人之见对蒋韵的诗意性写作的特点的独特价值以及作品的些许不足进行评价。
【关键词】:蒋韵小说 诗意性 主题 叙述艺术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9
  • 引言9-11
  • 第一章 蒋韵的诗意性写作的特点及缘起11-28
  • 第一节 蒋韵的诗意性写作的特点11-15
  • 第二节 蒋韵诗意性写作的缘起15-28
  • 一、人生经历的影响15-21
  • 二、文学熏染与阅读偏爱21-24
  • 三、“诗意是种植在生命深处的”———诗意、优雅的人生追求24-28
  • 第二章 “用我的小说来捕捉本质上属于诗的东西”———小说主题的诗意呈现28-52
  • 第一节 对精神故乡的追寻与幻灭28-37
  • 一、回望故乡:回不去的故乡28-33
  • 二、寄情他乡:进不去的城33-35
  • 三、探寻风俗:留不住的风情35-37
  • 第二节 对情感的书写37-45
  • 一、诗意爱情世界的建构与解构38-43
  • 二、温情博爱世界的诗意书写43-45
  • 第三节 对死亡的诗意性观照45-52
  • 一、死是生的另一种方式46-48
  • 二、“为千姿百态的凋零立传”———死亡姿态的诗意呈现48-52
  • 第三章 诗意性的叙述艺术52-73
  • 第一节 叙述视角52-58
  • 一、儿童叙述视角52-56
  • 二、古典女性视角56-58
  • 第二节 叙述结构的诗意性58-61
  • 一、对照性的故事结构58-60
  • 二、时空交错的叙述方式60-61
  • 第三节 语言与意象的诗意性61-73
  • 一、诗化的语言61-66
  • 二、诗意的意象66-73
  • 结语73-75
  • 注释75-82
  • 参考文献82-84
  • 致谢84


本文编号:1096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096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a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