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老子》序跋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7 14:09
本文关键词:宋人《老子》序跋研究
【摘要】:本文以“宋人《老子》序跋”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文献、文学和文化三个方面的分析,凸显其在宋代老学和文学发展中的学术价值。第一章从文献学角度对宋人《老子》序跋进行分析。重点考察其在考证作者、考订版本和考辨源流三个方面的史料价值。宋人《老子》序跋保留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可以考证《老子》注本作者的生平事迹和创作缘由,考察《老子》注本的刊刻时间和作者真伪,把握宋代老学的流变与《老子》文本演变的情况。第二章从文学角度对宋人《老子》序跋进行探讨。主要从文体和文学批评两个方面分析其文学意义。首先讨论了序跋文体在宋代的新变,体现在序文的发展与题跋文的勃兴,序跋文体最终定型。其次分析了宋人《老子》序跋的文体特征,表现为句式灵活、骈散结合,表达方式多样,议论、抒情、记叙、说理综合运用。最后将宋人《老子》序跋置于文学批评的视角,“知人论世”和“象喻”批评方法的运用,清晰地呈现出了宋人文学批评观念的实践与转变,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宋代老学的传播与接受情况。第三章从文化角度对宋人《老子》序跋进行解读。着重分析序跋中透露出的宋代老学思想。宋人《老子》序跋反映了宋代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文化特征,主要表现为:一是老学与儒家密切结合,老学不仅与现实政治捆绑在一起,也与理学产生了极强的化学反应;二是以佛解老,众多学者纷纷用佛教思想来解读《老子》,形成了佛老会通的新阶段;三是与道教思想的容斥,宋代老学对道教神学表现出了明显的偏离,从而转向与道教内丹心性论的结合。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固盛;吴澄《道德真经注》试论[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1年02期
2 杨晴;;苏辙《道德真经注》“心性说”探微[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连劭名;;想尔考[J];古籍研究;2009年Z1期
4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亚欢;宋人《老子》序跋研究[D];上海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1527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152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