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汉书》“采诗”叙述的生成与双重语境下的意义暗示

发布时间:2017-11-07 22:12

  本文关键词:《汉书》“采诗”叙述的生成与双重语境下的意义暗示


  更多相关文章: 行人振铎采诗 陈诗观风 采诗夜诵 《汉书·艺文志》 《汉书·礼乐志》 《史记·乐书》


【摘要】:"采诗"叙述正式出现于《汉书》中。《汉书》"采诗"作为一个汇聚型话语,存在着古史依据和文献来源。其关键性表述为"振铎徇路"与"观风俗"之说,融入、改造了先秦和汉代文献中古之天子听政制度和巡守制度的相关信息,以及《孔子诗论》和《史记·乐书》中的《诗》学观点。《汉书》"采诗"叙述存在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语境,在对汉武帝时代乐府采集音乐和歌曲行为的描述中借用了"采诗"话语,其深层目的在于委婉批评乐府采诗已背离古之采诗裨补王政的功能意义。从话语溯源和话语分析的角度,可清晰呈现"采诗"的"生产"过程,认识《汉书》"采诗"叙述的复杂性和文化价值。自中唐元、白将"采诗"话语吸纳进新乐府理论后,其诗学价值和意义得以突显,在唐以后成为经久不衰的诗歌理想。
【作者单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齐梁乐府诗音乐与文学关系研究”(09CZW023),项目负责人:王志清
【分类号】:I207.22
【正文快照】: 建构具有民族品格和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需要认真清理、合理吸纳古典诗学遗产,有必要逐一追踪诗学话语的生成来源与轨迹。先秦时期的“兴、观、群、怨”“诗言志”等理论表述,奠定了中国诗学的根基和主流方向。然而,与《诗》关系密切的“采诗”与“采诗制”,却主要被视为一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春雷;;山川风土有佳音:论元代的采诗者与采诗活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2 张文竹;;采诗女[J];骏马;2012年06期

3 江合友;宋初采诗之风辨正[J];江海学刊;2003年03期

4 周延良;“采诗”之说与西周王权宗教伦理考[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张克锋;;上古谏诤传统,献诗、采诗制度与诗歌讽谏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6 王安良;;从白居易《采诗官》看“采诗”与“采风”[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8期

7 李山;;“采诗观风”及其意义的再探讨[J];诗经研究丛刊;2013年02期

8 付建伟;;采诗观风与古代人文施政理念对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启示[J];晋中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9 漓璃;"小兔子"与"狼"共舞——本刊独家专访采诗国际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素磊[J];中国女性(海外版);2005年03期

10 漓璃;"小兔子"与"狼"共舞——本刊独家专访采诗国际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素磊(英文)[J];Women of China;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采诗要纠化妆业歪风[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2 龙向华;怪才棋手的美丽对弈[N];民营经济报;2007年

3 黎明 本报记者 张晓晖;“怪才”林镇才的美丽攻略[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4 中国消费者报 蒋和葆;采诗:科技创新 打造美丽奇迹[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王立勇;采诗 用法律维护你的美丽权[N];中国商报;2005年

6 古耜;这是一条古河,却又是新的[N];文艺报;2014年

7 卢有泉;谣谚的历史生成[N];太原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贾小松;采诗化妆品公司[D];暨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1543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1543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3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