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两京”沦陷区清遗民的“位置”——以《雅言》《同声月刊》杂志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7-11-07 21:15

  本文关键词:“两京”沦陷区清遗民的“位置”——以《雅言》《同声月刊》杂志为中心


  更多相关文章: 沦陷区 清遗民 《雅言》 《同声月刊》


【摘要】:沦陷时期的北京和南京依旧是文人聚居之地。随着1940年汪伪国民政府的成立,沦陷区进入了"(伪)秩序重建"时期。《雅言》《同声月刊》两种旧文学杂志应运而生,供稿者以旧文人群体为主。其中,清遗民作为一种政治主体,势必在沦陷区重构自己的位置。"局外观棋"成为他们一个想象的观世维度,而"螺蛳壳里做道场"则表征了他们在现实世界里的无力感和隐微的精神世界。通过建构和确认自己的遗民/逸民形象,他们避开了个体的伦理承担,却在这种软性的自我逃离中,正好成为沦陷区"(伪)秩序重建"和"东亚共荣"版图的一部分。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分类号】:I206.6
【正文快照】: 当抗日战争进入第四年,沦陷区的“(伪)秩序重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经过近半年时间的策划,1940年3月30日,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了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并发布了《临时政府解消宣言》1,宣告王克敏等于1937年12月14日在北京组建的伪临时政府被解散,其政务改由华北政务委员会继承。

本文编号:11541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1541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6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