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唐代吐蕃题材诗歌的文学史意义

发布时间:2017-12-26 21:49

  本文关键词:唐代吐蕃题材诗歌的文学史意义 出处:《民族文学研究》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吐蕃 文学史意义 边疆民族 书写传统


【摘要】:唐代吐蕃题材诗歌在唐诗史与中国文学史上均有重要意义。一则开拓了唐代诗歌的表现天地,将发生在广阔时空的民族碰撞、交往与融合写入诗歌;二则维系了唐诗的贞刚之气,证明唐诗长期沿着健康轨道发展,离不开复杂民族关系的激荡;三则唐诗的浪漫色彩与批判精神,也得益于边事起落变迁的砥砺。在中国文学的边疆民族书写传统中,唐代吐蕃题材诗歌首次对边疆民族形象进行真实描画,使民族平等的理念得到真正传递,也展示了民族自信的恢廓胸襟。
[Abstract]:The poems of Tubo subject in the Tang Dynasty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history of Tang poetry and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 open world of poetry in the Tang Dynasty, will take place in the national wide space collision, 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writing poetry; two is to maintain the Tang Zhen Gang gas, that Tang Long along a healthy track of development, cannot do without stirring and complicated ethnic relations; romantic and critical spirit of the three poems of the Tang Dynasty, temper thanks to the vicissitudes of the side of things. In the China literary writing tradition in the Tang Dynasty frontier poems, Tibet for the first time true portrayal of frontier ethnic image, the national equality idea be real transfer, also shows the national self-confidence, generous minded.
【作者单位】: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代有关吐蕃诗歌研究”(项目编号:11BZW039)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7.22
【正文快照】: 从公元7世纪中叶至9世纪中叶,中原李唐王朝与青藏高原上的吐蕃政权之间,曾发生过一段交往碰撞。这段历史,不仅各类历史文献中有详细记录,而且在诗歌中也有生动反映。据统计,唐代有关吐蕃问题的诗歌作品,总量超过1300首(1),既保存了兄弟民族间从交流碰撞走向融合的历史细节,也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树森;;论敦煌唐五代诗歌文献的民族史意义[J];文学遗产;2015年04期

2 王树森;余恕诚;;提升民族精神的诗史——唐代有关吐蕃诗歌的一个侧面[J];民族文学研究;2014年06期

3 王树森;;唐蕃角力与盛唐西北边塞诗[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4 王树森;余恕诚;;唐蕃关系视野下的杜甫诗歌[J];民族文学研究;2011年05期

5 王晓军;程绍敏;;西藏主要气候特征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0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贺忠;唐王建《宫词》笺证[D];复旦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生灵;普布;次仁;;西藏拉萨城区黄嘴朱顶雀的巢及巢址选择[J];四川动物;2017年02期

2 王树森;;唐代吐蕃题材诗歌的文学史意义[J];民族文学研究;2017年02期

3 罗红;普布顿珠;朱雪林;吴建普;;西藏人工造林作业区土壤肥力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2017年05期

4 孙文杰;;21世纪以来唐代西域文学研究述评[J];昌吉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5 其米玉珍;洛桑旺姆;赤桑单吉;;西藏山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特点及主要气象灾害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6年26期

6 王树森;;论唐诗对唐与吐蕃通使活动的书写[J];学术界;2016年09期

7 王蕾;余南阳;;拉萨冬季窗墙比对室内热舒适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制冷与空调(四川);2016年04期

8 杨光澍;冯建孟;;西藏地区种子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和多样性分化特点[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3期

9 胡可先;;新出文献与中古文学史的书写和建构[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10 拉珍;刘竞;洛桑旺姆;;西藏农业气候资源特点及主要气象灾害分析[J];同行;2016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树森;;唐蕃角力与盛唐西北边塞诗[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2 余恕诚;王树森;;论初盛唐东北边塞诗及其政治军事背景[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3 余恕诚;王树森;;论唐代和亲诗歌的诗史意义[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4 余恕诚;王树森;;唐代有关河湟诗歌的诗史意义[J];学术界;2012年08期

5 刘瑞;;吐蕃时期翻译文学汉译藏的特点——以敦煌吐蕃文书P.T.1291号和986号为例[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6 王树森;余恕诚;;唐蕃关系视野下的杜甫诗歌[J];民族文学研究;2011年05期

7 徐俊;;敦煌学郎诗作者问题考略[J];文献;199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卫东;;“坏女孩”的身份问题及其文学史意义[J];文学自由谈;2011年04期

2 雷鸣;;新时期以来汉族作家“边疆叙事”的文学史意义[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3 武善增 ,张光芒;研究范型的更新与文学史意义的重构——评耿传明著《轻逸与沉重之间》[J];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4 李春雨;刘勇;;近现代作家职业化转变的文学史意义[J];中国文学研究;2006年03期

5 王秀臣;;“三礼”的文学价值及其文学史意义[J];文学评论;2006年06期

6 刘育林;黄贤娟;;先秦侠士简考及文学史意义[J];红河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杨建;;《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的文学史意义[J];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S1期

8 程宇静;;论“文宗”的内涵演变和文学史意义[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9 高旭国;闫慧霞;;生态写作的文学史意义[J];唐山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10 胡大雷;论古代选本的类型及其文学史意义[J];学术论坛;199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怡;;区域经验、个体经验与文学史意义——纪念周文诞辰100周年[A];周文研究论文集[C];2007年

2 张白桦;;当代外国微型小说汉译的文学史意义[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江冰 广东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80后文学的文学史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姜伯静;或许不能小觑韩寒、郭敬明的文学史意义[N];工人日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芦婷;先唐文学中的女娲形象及其文学史意义[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刘衍瑞;记忆与欲望的耦合—新时期上海叙事中的民国想象[D];海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陈建刚;论庚信诗文风格之变[D];湘潭大学;2003年

4 李骜;两宋鼓吹歌曲考述[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5 杨春梅;论新时期以来戏剧中的疯癫形象[D];海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389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3389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b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