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红学发展的希望及未来”专题座谈会综述

发布时间:2017-12-26 22:02

  本文关键词:“红学发展的希望及未来”专题座谈会综述 出处:《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红学 座谈会 态度 方法 路径


【摘要】:2016年10月29日上午在北京召开的"红学发展的希望及未来"专题座谈会,主要围绕两个议题展开讨论:1.红学研究的方法和基本态度;2.红学研究的瓶颈与突破。京津两地部分学者相聚恳谈,共同谋划红学发展的未来。与会专家达成了如下学术共识:不忘初心,返本开新;美美与共,理解包容;立足"当下",期待"突破"。
[Abstract]:The morning of October 29, 2016, held in Beijing, hope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symposium, mainly focus on two topics for discussion: 1. methods of Redology and basic attitude; bottleneck and breakthrough 2. Redology study. Some scholars gathered in Beijing and Tianjin forum, to jointly plan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redology. The experts of the conference have reached the following academic consensus: not forgetting the initial heart, and opening the new;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tolerance; based on the "present" and looking forward to "breakthroughs".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港台及海外红学学案”(项目编号:16JHQ044)
【分类号】:I207.411
【正文快照】: 引言红学的发展历经百年,尤其近三十年来,各种回顾性思考与评论日渐成为学术热点。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关于“红学究竟往何处去”的研讨已经成为红学反思的热门话题。鉴于此,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委托《现代学案》栏目主持人、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高淮生教授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庆善;乔福锦;苗怀明;孙伟科;张云;李晶;赵建忠;高淮生;;《红楼梦》文献学研究笔谈[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2 高淮生;崔溶澈;;中、韩学者红学对话录——以《红楼梦》翻译为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3 乔福锦;;《石头记》三期“脂评”考[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4 赵建忠;;红学史现状及红学流派批评史的新建构[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5 李春强;;文学立场、文化切入与文体新造——唐德刚《红楼梦》研究述略[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6 张云;;《红楼梦》续书探微——以《红楼梦影》为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7 乔福锦;;学理分歧·学术对立·学科危机——曹雪芹诞辰300周年之际的红学忧思[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8 高淮生;胡文彬;吴漠汀;;中、德学者红学对话实录——以《红楼梦》翻译为题[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9 张惠;王妍卓;;美国红学史的学术史反思[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10 高淮生;;纵论红坛兴废,追怀曹翁雪芹——纪念曹雪芹诞辰300周年学术研讨会述要[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高淮生;;“红学发展的希望及未来”专题座谈会综述[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2 张庆善;乔福锦;苗怀明;孙伟科;张云;李晶;赵建忠;高淮生;;《红楼梦》文献学研究笔谈[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3 高淮生;崔溶澈;;中、韩学者红学对话录——以《红楼梦》翻译为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4 高淮生;;现代学案述要[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5 杜志军;张云;;曹雪芹《红楼梦》作者地位的确立[J];红楼梦学刊;2016年02期

6 胡晴;;2015年《红楼梦》研究期刊类述评[J];红楼梦学刊;2016年01期

7 李春强;;文学立场、文化切入与文体新造——唐德刚《红楼梦》研究述略[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8 高淮生;胡文彬;吴漠汀;;中、德学者红学对话实录——以《红楼梦》翻译为题[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云;纪健生;;《红楼梦》研究的经学取向[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2 乔福锦;;《石头记》三期“脂评”考[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3 赵建忠;;红学史现状及红学流派批评史的新建构[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4 乔福锦;;学理分歧·学术对立·学科危机——曹雪芹诞辰300周年之际的红学忧思[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5 高淮生;胡文彬;吴漠汀;;中、德学者红学对话实录——以《红楼梦》翻译为题[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6 张惠;王妍卓;;美国红学史的学术史反思[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7 高淮生;;纵论红坛兴废,追怀曹翁雪芹——纪念曹雪芹诞辰300周年学术研讨会述要[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8 乔福锦;;华夏人文学术之现代重建——陈寅恪先生人生志业考论[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9 高淮生;;倡导新典范,启示后来者:余英时的红学研究述论[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10 高淮生;;陌地生痴心但求解味,白头存一念推广红学:周策纵的红学研究——港台及海外学人的红学研究综论之四[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悦;致力于红学研究的开拓与深化——读《红边漫笔》[J];北方论丛;1997年04期

2 邹自振;20世纪红学研究的历史总结——简评《红学百年风云录》[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孙伟科;20世纪红学研究的启示[J];红楼梦学刊;2000年01期

4 赵建忠;红学研究中的史料还原与思辨索原——兼论新世纪红学的范式选择[J];红楼梦学刊;2000年02期

5 杨彬 ,宁俊红;学术史视野中的二十世纪红学研究——评陈维昭《红学与二十世纪学术思想》[J];明清小说研究;2001年02期

6 赵建忠;当前红学研究的多元格局及发展态势前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赖振寅;历史的复现与思想的重演——《红学:1954》对于当代红学研究的启示[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蔡义江;理性看待红学研究的现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代顺丽;;林语堂红学研究的特点[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10 船越达志;;日本红学研究最新成果简介[J];红楼梦学刊;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郭征帆;;喜做红楼梦里人——铜仁学院红学研究实绩兼谈大学生为什么要阅读《红楼梦》[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后记[A];红楼梦人物论——一九八五年全国红学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5年

3 李姣;;梦在红楼外——从新版《红楼梦》电视剧谈红学研究的走向[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维汉;“揭秘”激起千层浪,搞红学研究不能靠“悟”[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2 梅新林;当前红学发展的困扰与对策[N];文艺报;2009年

3 张兴德;成为“索隐娱乐”的红学研究[N];文学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王研;红学研究或将有重大突破[N];辽宁日报;2011年

5 通讯员 毛燕武 记者 赵海旭;打好文化牌 当好历史文化名城的薪火传人[N];杭州日报;2011年

6 梅新林 浙江师范大学;红学六十年学术范式的演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记者 王冰;红学研究又一力作问世[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8 河西学院中文 杨林昕;红学研究的文化新视野[N];光明日报;2008年

9 姜伯静;影视剧终归不是红学论文[N];中国商报;2010年

10 记者 刘笛 王蓉辉;读书,为人格的完满[N];唐山劳动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霁;中西交融背景下的红学研究范式得失考论[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高维娜;《红楼梦》婚姻法文化解读[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耀予;宋淇与《红楼梦》[D];集美大学;2016年

3 宋颜莉;范式建构:余英时“新典范说”对传统红学研究方法论的突破[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4 丁瑜;20世纪下半叶港台红学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晓磊;方豪红学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本文编号:13390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3390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8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