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革命话语的情色重构——论新时期以来“革命重述”中的情色叙事

发布时间:2018-01-05 06:02

  本文关键词:革命话语的情色重构——论新时期以来“革命重述”中的情色叙事 出处:《文艺研究》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妇女解放 革命话语 叙事传统 精神分析学说 革命加恋爱 审美风格 历史真相 革命叙事 妓女改造 母题


【摘要】:新时期以来的"革命重述"虽包含多重面向,但却一致以解构左翼革命叙事传统为己任,并一再重复着"革命加恋爱"的叙事策略。作为文艺母题的情色由此变身为拆解革命神圣性的工具。在这个过程中,人性论话语和精神分析学说被轮番征用,欲望话语和消费主义也乘虚而入,左翼革命叙事传统中的阶级话语、革命动员、妇女解放、群众集会、英雄塑造、审美风格等由此遭遇深刻质疑,然而这些对"历史真相"的还原、对人性细节的渲染、对私密经验的打捞、对妇女解放的调侃、对崇高美学的戏仿,却也使革命及其叙事蒙上虚无主义的面纱。
[Abstract]:The " revolution retelling " since the new period includes multiple faces , but it is consistent to deconstruct the narrative strategy of the left - wing revolutionary narrative tradition , and repeatedly repeats the narrative strategy of " revolution plus love " . In this process , the theory of human nature discourse and spirit analysis has been deeply questioned as a tool to dismantle the revolutionary divine nature .

【作者单位】: 许昌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新时期’以来河南城乡小说梦想叙事研究”(批准号:2015-JCZD-005)成果 中国博士后基金第58批面上一等资助(批准号:2015M580623)成果
【分类号】:I207.42;J905
【正文快照】: 情色是文艺的母题之一。所谓情色,一方面跟情爱有关,但不以两情相悦为指归;另一方面跟欲望有关,却不以男欢女爱为目的。很大程度上,无论情还是色,不过为一中介,其间更多的是形而上的思考。诸如政治观念的宣扬、理想诉求的表达、文化传统的抵抗,乃至叙事成规的反叛等,都可成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霞;瞿秋白对妇女解放的探索[J];党史文苑;2004年06期

2 阳信生;;妇女解放[J];文史博览;2010年09期

3 煇叶兰;;生产劳动——妇女解放的道路[J];中国农垦;1959年08期

4 江汀生;试谈妇女解放观念的更新[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86年12期

5 王胡瑞;试论妇女解放的男女同步性——“妇女解放首先是妇女自身的解放”质疑[J];广东社会科学;1993年01期

6 刘宝莅;关于现阶段我国妇女解放程度的思考[J];东岳论丛;1993年03期

7 杨呈胜;试论李大钊对妇女解放道路的探索[J];扬州职大学报;1994年00期

8 郑祖泉;社会主义本质与妇女解放[J];道德与文明;1995年04期

9 高雄飞;妇女解放的自然进程与社会的能动干预[J];现代哲学;1995年03期

10 ;妇女解放大家谈[J];民族论坛(时政版);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张珊珍;;建国以来妇女解放事业的历史回顾[A];五十年社会变迁与中国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王玲玲;;男权文化·市场经济·妇女解放——对中国妇女解放的历史反思[A];《文化转型中的妇女与婚姻家庭》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高小贤;;总序[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C];2002年

4 吕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妇女解放[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5 金沙曼;;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延安的实践发展与新的时代内涵[A];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全国延安精神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6年

6 金沙曼;;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延安的实践发展与新的时代内涵[A];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全国延安精神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6年

7 巢小丽;;传播、发展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中国化[A];“历史唯物主义与民族复兴之路”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刘玲琪;;小额信贷扶贫模式中妇女参与机制的实践与思考[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林星;;福州女性与近代社会变迁[A];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谭琳;新时期的思考:妇女解放、妇女运动、妇女发展[N];中国妇女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蔡双喜;中国特色妇女解放与发展道路的当下思索[N];中国妇女报;2012年

3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解放理论”课题组 马焱 执笔;改革开放后妇女解放理论回眸[N];中国妇女报;2002年

4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解放理论”课题组马焱;改革开放后妇女解放理论回眸(下)[N];中国妇女报;2002年

5 记者 郭铭华;“妇女解放百年足迹”作品评选揭晓[N];黑龙江日报;2010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王绯;近代妇女解放先觉们的“大心肠”[N];中国妇女报;2012年

7 ;凝聚力量,共推妇女解放与发展[N];中国妇女报;2013年

8 陆鸣;妇女解放历史探析[N];中国妇女报;2003年

9 吴炫;妇女解放、人的解放与表面问题[N];中华读书报;2002年

10 黄晴;妇女解放百年回思[N];人民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克霞;革命与变迁[D];山东大学;2007年

2 陈文联;五四时期妇女解放思潮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罗月婵;从人口生产视角看妇女解放之路[D];中南大学;2013年

4 陈静;当代中东妇女发展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5 那瑛;“离家”与“回家”[D];吉林大学;2008年

6 李丹;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亚楠;解放区土改运动中的妇女解放与婚姻家庭地位变迁(1946—1949年)[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2 张骅;古庙里的大会从—从一张照片看一个华北村庄的妇女解放[D];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

3 简玉祥;1912-1937年北京地区童养媳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4 陆珠希;陈望道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D];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

5 吴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及其中国化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6年

6 刘小乐;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中国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7 谢磊;马克思妇女解放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8 崔婷;民国时期天津妇女社团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9 孟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妇女思想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6年

10 郭婷;抗战时期妇女解放问题[D];郑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3818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3818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9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