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话”的接受史意义——《醉翁亭记》接受史的四个时代
发布时间:2018-01-22 18:41
本文关键词: 欧阳修 《醉翁亭记》 接受史 四个时代 出处:《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醉翁亭记》的千年接受史,经历了由质疑、讥病到辩护、赞颂的曲折历程。具体而言,可分为特点鲜明的四个时代,即宋代之“讥病”,元明之“辩护”,清代之“细读”,现代之“追问”。全面考察《醉翁亭记》跌宕起伏接受史,有助于深入把握作品的艺术特色和作者命意,也可以由此见出文学观念的微妙变化,见出文评家的识见和经历对文本解读的深刻影响。
[Abstract]:The history of "drunken Weng Pavilion" in the millennia has experienced a tortuous course from questioning, satirizing illness to defending and praising. Specifically, it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distinct periods, namely, Song Dynasty's "sick derision" and Yuan and Ming's "defense".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detailed reading" and the modern "questioning".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history of the ups and downs of "the Story of the drunken Weng Pavilion" is helpful to grasp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orks and the author's mandate. We can also see the subtle changes of literary concepts and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f the writers' opinions and experiences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text.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诗学研究中心;
【分类号】:I207.62
【正文快照】: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丰乐亭记》,均作于庆历六年滁州太守任上,故一并被后人称为“太守之文”。《醉翁亭记》的接受史可谓落地开花,一俟写成,便为时人传诵。然而,“时人传诵”并非“一路歌颂”。《醉翁亭记》的千年接受史,经历了由质疑、讥病到辩护、赞颂的曲折历程(1)。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武万华;品味《醉翁亭记》的和谐意蕴[N];甘肃日报;2008年
2 武山县韩川学校 何琪波;浅析《醉翁亭记》的优美意境[N];甘肃日报;2010年
3 瑞金一中 邹小娟;醉翁之意不在“乐”——《醉翁亭记》主题新探[N];学知报;2011年
4 何家治;苏东坡草书《醉翁亭记》碑石与明代拓本[N];中国文物报;2007年
5 原平市文化馆 郝云舟;浅论文言文的语感之美[N];科学导报;2010年
6 广西师范大学 沈家庄;欧阳修的“太守之乐”[N];光明日报;2007年
7 浙江 宋文奇;用Authorware 5.2制作《醉翁亭记》课件[N];电脑报;2002年
8 崔瑶;人不痴,不成事[N];光明日报;2013年
9 金坛市岸头实验学校 钱桂芳;个性阅读“三步曲”[N];江苏教育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罗彦妮;“三美”理论视角下《醉翁亭记》两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14554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455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