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红楼梦》人物居所与人物性格简析

发布时间:2018-01-25 04:00

  本文关键词: 贾探春 《红楼梦》人物 薛宝钗 林黛玉 居所 室内陈设 贾宝玉 小说人物 刻画人物 性格特征 出处:《语文建设》2017年2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我国古典巨制《红楼梦》不仅描写了几个大家族的兴衰史,还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作了细致的描摹,涉及当时的官职、医学、建筑等多方面。这些生活内容又从另一个角度丰富了小说人物的性格,小说不仅通过语言和行为刻画人物,还通过人物的室内陈设刻画人物性格。下面笔者对《红楼梦》中贾探春、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等人的居所展开具体分析,以期帮助读者深刻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
[Abstract]:"A Dream of Red Mansions" not only describes the rise and fall of several large families, but also gives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social life at that time, involving the official position of the time, medicine. Architecture and other aspects. These life content from another angle to enrich the character of the novel characters, novels not only through language and behavior to portray characters. The author also depicts the characters' character through the interior furnishings of the characters.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residence of Jia Tangchun, Lin Daiyu, Xue Baochai, Jia Baoyu and others 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In order to help readers to understand their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作者单位】: 四川传媒学院;
【分类号】:I207.411
【正文快照】: 我国古典巨制《红楼梦》不仅描写了几个大家族的兴衰史,还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作了细致的描摹,涉及当时的官职、医学、建筑等多方面。这些生活内容又从另一个角度丰富了小说人物的性格,小说不仅通过语言和行为刻画人物,还通过人物的室内陈设刻画人物性格。下面笔者对《红楼梦》中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娟;贾探春在男权社会下的生存悲剧[J];南都学坛;2003年05期

2 赵婷婷;;二十一世纪前十年贾探春研究综述[J];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3 马建华;美·人格·人才——试论贾探春的形象组合及其悲剧意义[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0年01期

4 吴玉霞;20世纪贾探春研究综述[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李希凡;李萌;;“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贾探春论[J];红楼梦学刊;2006年02期

6 刘玉兴;;试论贾探春的性格和命运[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王忠禄;;论贾探春形象的男性化色彩及其成因[J];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2006年01期

8 李青云;;末世才女贾探春[J];鄂州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9 郜文静;;贾探春的管理才能研究述略[J];红楼梦学刊;2011年03期

10 夏蕾;;瑶池仙品 一枝独秀——浅析贾探春形象的艺术魅力[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颖;管乔中;黄志鸿;;谈贾探春[A];红楼梦人物论——一九八五年全国红学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5年

2 周中明;;化丑为美——论薛宝钗形象的塑造[A];红楼梦人物论——一九八五年全国红学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5年

3 朱艳;;薛宝钗人际交往能力及其对大学生的启示[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姜耕玉;;一声也而两歌 一手也而二牍——《红楼梦》人物描写多维功能的辩证艺术规律[A];红楼梦人物论——一九八五年全国红学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5年

5 马国权;;辽海讲坛第二十讲 《红楼梦》人物赏析[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4——辽海讲坛·第二辑(文学卷)[C];2008年

6 何永康;;美,寓于运动之中——林黛玉性格世界透视[A];红楼梦人物论——一九八五年全国红学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5年

7 肖君和;;试论黛玉悲剧的成因——兼论林黛玉悲剧构成的心理内涵[A];红楼梦人物论——一九八五年全国红学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5年

8 李兢兢;;论林黛玉形象的文化意蕴[A];水浒争鸣[第七辑]——2002中国水浒学会联会暨全国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曲沐;;林黛玉教写作的启示[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薛静;;林黛玉形象性格特点及其在《红楼梦》文本中的作用[A];红楼纵横谈——2012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第二十二分会场暨贵州省《红楼梦》研究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张红;《红楼梦》人物研究的新视角[N];中华读书报;2013年

2 沈丘县醒民高中 王玲;浅谈林黛玉艺术形象的美[N];学知报;2011年

3 张爱霞;浅析《红楼梦》中林黛玉悲剧命运的必然性[N];山西党校报;2009年

4 孙先锋;王熙凤VS薛宝钗 集权与人情式管理互应[N];中国联合商报;2013年

5 王仲生;给生命以坚忍[N];西安日报;2003年

6 王蒙;一个人很难做到很纯粹的境界[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7 李光斗;“金陵三钗”难挽贾府大厦将倾[N];华夏时报;2010年

8 央视品牌顾问、品牌战略专家、品牌竞争力学派创始人 李光斗;成功离不开高情商[N];华夏时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素芹;试论贾探春的管理理念与实践[D];河南大学;2013年

2 张珍;贾探春与植物文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3 李红;昭君文学与贾探春结局之影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陆梅;《红楼梦》人物描写及其翻译中的隐含的语用分析[D];广西大学;2004年

5 王伟;林黛玉形象阐释史研究[D];集美大学;2014年

6 吴林;林黛玉与植物意象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7 宋国盛;从《红楼梦》人物(林黛玉)的角度探寻中国传统色彩研究的新途径[D];西安美术学院;2015年

8 张媛媛;会话含义理论指导下的《红楼梦》人物语言的语用分析及翻译[D];广西大学;2005年

9 李梦圆;《红楼梦》人物“性别错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包斯琴;从《一层楼》、《泣红亭》与《红楼梦》人物比较研究看蒙汉文化交流[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619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4619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1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