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鲁迅著《娜拉走后怎样》版本校勘及文本修改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25 09:31

  本文关键词: 鲁迅《娜拉走后怎样》 版本校勘 文本修改 出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娜拉走后怎样》最早是鲁迅于1923年12月26日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艺会上发表的讲演,之后历经发表和收录,形成了多个文字版本。在这多个文字版本形成的过程中,鲁迅曾对其进行了两次修改,鉴于这篇文章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性,这些修改的全貌值得整体加以呈现,而鲁迅在这些修改中有一处涉及勃兰兑斯回忆易卜生的片段,修改幅度和意义变动都很大,尤其值得关注和分析。
[Abstract]:"how to go after Nora" was first delivered by Lu Xun at the Literature and Art Conference of Beijing Women's normal School on December 26th 1923, which has been published and included. In the course of the formation of these text versions, Lu Xun made two revisions to it. In view of the importance of this article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the whole picture of these revisions is worth presenting as a whole. One of these revisions by Lu Xun involves Brandts' recollection of Ibsen. The rang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visions are very large, which is especially worthy of attention and analysis.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
【基金】: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郭沫若作品修改及因由研究”(14AZW01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256;I210
【正文快照】: 关于《娜拉走后怎样》这篇鲁迅著作名篇的版本演变及文本修改问题,以往有学者曾有所探讨,但是总的来看成果极少,且非常不清晰,对文本修改的校勘比对也有很多遗漏。笔者近期在搜集到这篇著作各个版本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又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并加以分析,希望由此对鲁迅研究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琦;;换一个角度看娜拉的悲剧命运[J];文学教育(下);2008年08期

2 李恒方;娜拉与“娜拉们”的命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3 杨荣;“娜拉走后怎样”新解[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4 娜拉;;娜拉诗四首(新疆)[J];诗歌月刊;2006年03期

5 娜拉;;娜拉作品[J];诗选刊;2006年02期

6 林贤治;娜拉:出走或归来[J];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01期

7 高小弘;“娜拉走后”的两性风景——以几个文本为个案[J];柳州师专学报;2005年03期

8 王桂妹;重读“娜拉”的两个中国文本[J];文艺争鸣;2005年05期

9 叶松青;;同一视角下的不同变奏——现代“娜拉”形象的类型模式剖析[J];三明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张春田;;五四时期的几次“娜拉”事件与知识者的众声——从一个侧面看五四思想的多重面相性[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恒山;;探析鲁迅的求学精神和求学方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袁盛勇;;走向历史和文化的深处——毛泽东时代的“鲁迅现象”研究论纲[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3 徐改平;;作为共产党同路人的鲁迅[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杜一白;;最后的辉煌——鲁迅临终心态扫描[A];浩气千秋民族魂——纪念鲁迅逝世六十周年论文集[C];1996年

5 哈九增;;鲁迅批孔的再认识[A];鲁迅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论文集[C];1991年

6 赵冬梅;;被译介、被模仿、被言说的“娜拉”——一个中国文学与外来影响的典型个案[A];东方丛刊(2004年第2辑 总第四十八辑)[C];2004年

7 曾令霞;;鲁迅与中国“戏台”文化[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8 汤欢芹;;鲁迅与革命文学论争[A];纪念建党85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朱文华;;鲁迅与杂文体[A];浩气千秋民族魂——纪念鲁迅逝世六十周年论文集[C];1996年

10 张福贵;;鲁迅宗教观的文化意义思想启蒙与道德救赎的衍生形态[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雁南;当代娜拉找不到爱[N];文艺报;2005年

2 王耀文;新文化视境中娜拉幻象管窥[N];中华读书报;2007年

3 押沙龙;娜拉怎么分房子[N];中国经营报;2011年

4 钱理群;我们为什么需要鲁迅[N];北京日报;2007年

5 王小鲁;谁害怕鲁迅先生?[N];经济观察报;2010年

6 丁辉;“少年读鲁迅”危险不危险?[N];深圳商报;2012年

7 余人;鲁迅又热 原因各有评说[N];北京日报;2001年

8 张丽;正确评价鲁迅的第一人[N];团结报;2000年

9 徐东波;走进鲁迅世界[N];浙江日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贺白丹;我们今天怎样读鲁迅[N];深圳特区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戈双剑;鲁迅:生存与“表意”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黄琼英;鲁迅作品语言历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敏;鲁迅的语言思想及其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丁颖;都市语境与鲁迅上海创作的关联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任慧群;个体精神之“诚”与鲁迅的“中国的人生”[D];南开大学;2009年

6 朱其;鲁迅艺术思想中的灵魂意识及其现代性[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7 赵歌东;启蒙与革命[D];吉林大学;2006年

8 钱伟;鲁迅与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学[D];复旦大学;2006年

9 陶丽霞;文化观与翻译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代廷杰;想象娜拉[D];兰州大学;2008年

2 焦玉琼;娜拉的中国变形记[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菁菁;由嫦娥到娜拉[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晓飞;《娜拉》的中国改写(1914-1948)[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5 叶松青;中国现代作家笔下的“娜拉”形象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涛;鲁迅青年时期思想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7 李晓东;论南京鲁迅[D];河北大学;2007年

8 吉瑞;鲁迅与《河南》[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宋丽然;鲁迅:在科学和文学之间[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范源源;鲁迅与摄影[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625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4625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f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