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再说顾随与鲁迅——顾随的鲁迅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7 12:48

  本文关键词: 鲁迅精神 鲁迅研究 现代文学 安特列夫 魏晋风度 鲁迅小说 精神胜利法 魏晋文学 文学启蒙 学者身份  出处:《鲁迅研究月刊》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五年前,为了参加顾随先生诗词学术讨论会,我写了一篇文章《顾随与鲁迅述评》,从题目看,我是以研究现代文学的学者身份参加会的,所以说说这个题目显得比较得体。也因为我曾经收藏过顾随的《小说家之鲁迅》的手稿,算是对研究顾随"有特别贡献"的。今天看那篇文章,因为当时手头没有
[Abstract]:Just five years ago, in order to attend a symposium on Gu Wei's poetry, I wrote an article called "commentary on Gu Sui and Lu Xun." judging by the title, I attended the conference as a scholar of modern literature. So it seems more appropriate to say this topic. And because I once collected the manuscript of Lu Xun, the novelist of Gu Sui, which is a special contribution to the study of Gu Sui, I read that article today. Because we didn't have it.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206.6;I210
【正文快照】: 五年前,为了参加顾随先生诗词学术讨 分析,顾随于1920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先论会,我写了一篇文章《顾随与鲁迅述评》,后在山东、天津等地工作,1929年回到北京从题目看,我是以研究现代文学的学者身份 执教燕京大学等校时,鲁迅已南下,不可能见参加会的,所以说说这个题目显得比较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中杰;鲁迅的不朽[J];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11期

2 罗良平;再论对鲁迅的评价问题[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王景山;鲁迅心目中的改革和开放[J];炎黄春秋;2000年04期

4 史纪辛;再谈鲁迅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的一则史实[J];鲁迅研究月刊;2001年07期

5 苏陂;我看《鲁迅先生》——普及好得很[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年05期

6 萧君和;科学理性地看待鲁迅[J];贵州社会科学;2001年06期

7 鄢烈山;鲁迅被神化过吗[J];唯实;2001年04期

8 白盾;伟大,也得有人懂——我的鲁迅观[J];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9 申中华;我心目中的鲁迅精神[J];今日浙江;2001年17期

10 王建柱;不忘鲁迅[J];党建与人才;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艾辛;;评“还原鲁迅”说[A];忘年交书简二集[C];2010年

2 陈至立;;学习鲁迅,为人民奉献最好的精神食粮——在鲁迅先生逝世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致词[A];浩气千秋民族魂——纪念鲁迅逝世六十周年论文集[C];1996年

3 秦建君;;鲁迅与中国共产党人[A];鲁迅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论文集[C];1991年

4 张梦阳;;文化的内蕴与对“人”的呼唤——写于林非先生著《鲁迅和中国文化》再版的时候[A];全国中外近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蔡正发;;鲁迅与孔子[A];孔学研究(第二辑)[C];1995年

6 王晓初;;鲁迅与五四新文化精神[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刘应争;;想象与反思:多副面孔的鲁迅[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袁盛勇;;不可回避的历史之重——毛泽东时代的“鲁迅现象”研究之一[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葛涛;;互联网上的鲁迅论坛研究——以“网易·鲁迅论坛”为中心[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孙郁;;冲绳的鲁迅语境[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余人;年少鲁迅志高远[N];文学报;2006年

2 蔡q;真实鲁迅存在于认识的历史过程中[N];文艺报;2006年

3 车文秋;大众能接受“鲁迅”商标吗?[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4 鲁锡堂;吃“鲁迅饭”三思[N];绍兴日报;2007年

5 周海婴 周令飞;鲁迅姓什么[N];广州日报;2007年

6 本报深度报道组记者 王健;“鲁迅,,并非整天板着脸”[N];南京日报;2008年

7 孙伟科;鲁迅的多样化阐释与政治解读[N];文艺报;2008年

8 欧阳正汉;当“鲁迅”与名利相遇时[N];经济参考报;2009年

9 汪涓;周令飞: 想呈现360度的鲁迅[N];深圳商报;2010年

10 记者 庄建;鲁迅的传统弥足珍贵[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韦萍;鲁迅艺术身份及其艺术实践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2 王海燕;鲁迅的黑暗体验与书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闫宁;民俗学视阈下的鲁迅与传统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李丹;在知识阶级里的鲁迅[D];复旦大学;2004年

5 姚诚;鲁迅与自然主义[D];浙江大学;2005年

6 王元忠;鲁迅的写作与民俗文化[D];兰州大学;2008年

7 张巧玲;鲁迅:一个人的爱与憎[D];山东大学;2012年

8 毕绪龙;无法完成的自我:鲁迅自我形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肖国栋;死亡视域下的鲁迅[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田敏;鲁迅与浙东民间文化[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红玲;鲁迅形象的演变[D];青岛大学;2006年

2 冀卫霞;鲁迅与延安文艺[D];延安大学;2011年

3 咸泽峰;网络文化中鲁迅形象的重构[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陆飞杉;网络时代对鲁迅形象的重塑[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5 施波;从厦门到广州:鲁迅的转变及其意义[D];西南大学;2012年

6 雅妮(YANI SINLAPAKHONG);泰国知识者对鲁迅形象的评价[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7 李进;鲁迅的意识管窥[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8 李天蔚;鲁迅的日本阐释[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9 韩妍;关于《品中国文人(鲁迅)》的汉韩翻译实践报告[D];延边大学;2015年

10 夏晶;七十年代(文革后期)民间思潮与鲁迅[D];苏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685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4685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d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